德禽好鬥 - 李登

德禽好鬥 - 李登

不錯,雞是德禽,一身而俱備仁義禮智信五德;不過,有時也似乎勇過了頭,未免失德。亦正因公雞好鬥,中國皇帝才得着消遣。
據說這玩意源自亞洲,在公元前五世紀傳入歐洲。西班牙的亨利八世就將鬥雞變成博戲,到了今天儘管不如鬥牛流行,依然挺有吸引力。

按蕭曦清《國際趣聞知多少》一書的說法,菲律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委內瑞拉、古巴等地莫不盛行鬥雞。菲律賓全國合法的鬥雞場,為數達一千五百之多。鬥雞場中央建鬥台,一般高約五尺,鋪滿木屑。上場的鬥雞生於亞洲叢林,重可達十五磅。吃喝有專人悉心照顧,當中包括酸牛奶、果汁、麵包屑、蔬菜、肉類、維他命。
雞主還得替他們的搖錢樹洗澡和點眼藥水、按摩,讓牠們跳躍反撲,做各種運動去增進體能。可見這些鬥雞稱得上是雞中貴族,但一旦上鬥台,能不賣命?牠們都在左腿上綁上一至三吋的鋒利距鐵,一鬥每由一小時至二三小時不等,倒下一分鐘再站不起來就給判輸。菲律賓賭客下注則二三千美元面不改容。
不管鬥雞有何好鬥,大都僅能鬥一次,最多亦不過五六趟。台上鬥敗的公雞不必說,自變成桌上餚。功雞如功狗,最後的下場亦鍋中而已,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