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為物種建基因庫

科學家為物種建基因庫

《聖經》中的挪亞方舟保存了世上所有動物,現代科學家就更有雄心。他們計劃將地球上所有品種動植物抽取脫氧核糖核酸(DNA)片段,用作識辨的「條碼」,然後連結到已知物種的資料和圖片,製成龐大的世界生物目錄資料庫。

生命條碼易辨識
由二十五個國家的動物園、博物館和研究機構組成的「生命條碼協會」,周三在英國倫敦的會議上宣布這計劃。率先進行的三個計劃,一個是在五年內提供一萬種鳥類的DNA條碼,另一個針對二萬三千種魚類,第三個是找出哥斯達黎加八千種植物的遺傳標籤。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總監萊恩表示,透過分析一段短短的DNA序列,是可以辨識每一種生物。協會主席米勒說,計劃目的是「將DNA條碼發展成一種快速辨識物種工具,給科學界和社會公眾使用」。
科學應用方面,萊恩指地球估計有一千萬至三千萬種生物,科學界已知和有命名的只有約一百七十萬種,傳統的生物辨認方法要細看物種特徵、需要專門知識,分析DNA序列會快捷方便得多,可助研究員加速發現新品種。

加速發現新品種
他們也想像到有朝一日,普通人只要拿着手提DNA分析機,就可認出眼前的動植物品種,查出牠們的資料,像查看身邊蚊子是否屬於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教授詹森說:「這就像警察看見從事非法活動汽車的車牌號碼,可用來查出車主身份和購買日期。」
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