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呆若木雞」一詞,必先聯想癡呆、呆笨、呆板、呆頭呆腦,一如木刻的雞。
在博物館欣賞過一級文物《木雞集序》,是文天祥為他一位同鄉好友張疆所寫的詩集序文。紙本、小草。
文天祥乃宋末抗元的忠烈宰相,傳世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顯示寧死不屈忠肝義膽。鐵漢可以為「木雞」寫序?一來他是好朋友;二來「呆若木雞」典故,意指最好的鬥雞,在未鬥之時,就像木頭所刻,儍儍呆呆,叫人摸不透防不着。其實卻養精蓄銳,不動如山。一開始打鬥,悉力以赴,必獲全勝。血戰,得速戰速決,不宜拖曳。人的修養,也應參悟這種境界。
張疆是否木雞後世不得而知,他沒有成名立業。明代木刻版畫有文天祥的像,如同古代偉人,各朝君主,看來都是呆呆的,拘謹而木獨,不覺英武——或者是工匠欠靈氣,或者崇尚深藏不露,總之,位位呆若木雞。
文天祥並非書法家,墨寶奇少,藏品極珍。宋元明清,《木雞集序》在宮廷和富商間輾轉流傳,最後流落東北,遼寧省博物館是它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