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金蠔慶開年 - 鄧達智

歡樂金蠔慶開年 - 鄧達智

鄉下人傳統,一年到晚殺生,來到一年伊始,大年初一,吃素。
童年歲月,年廿八是祖父生日,大魚大肉。年三十,當然也是大魚大肉。在此之前煎堆油角蘿蔔糕老早塞得腸肚無空位置,守一日齋,清一清,到年初二開年,又再大魚大肉。
素菜裏也有蠔、蠔豉之類;問母親為甚麼蠔算齋菜?
她說佛祖修行,幾乎餓過饑,後吃生蠔活命,是以蠔便算齋。
是耶非耶,但蠔本無血腥,養蠔以蠔種藏入蠔殼,插入河海鹹淡水交界的泥灘淤泥中,猶如種青菜,是為素。
後面的解釋比較合邏輯。
曬乾的蠔豉吃得多,那是與白飯同蒸,淋熟油、豉油與米飯共吃的一大美味。

年前常到過去流浮山優廚棠叔移民回歸後重開的「棋順祥」吃飯;棠叔退休,店子讓予今天也不再存在的「太陽與海」,當時的主人叫儀姐,代點菜,頭盤為蜜汁燒金蠔,精采!
問過儀姐如何燒。她也交代金蠔製作過程,猶如曬蠔豉。但在陰天,只晾一至兩天,面乾內濕,需收進冰箱,用時拿出,以清水洗,去雪,抹乾,以慢火燒,至金黃,拌以蜜糖,微焦,上枱。
回家,自己弄着玩,送紅酒,友皆讚;伴以荷蘭煙燻幼白蟮,簡直人間福氣。
「太陽與海」已解散。
那天到「歡樂酒家」,B仔以蜜汁燒金蠔作前菜,再上酥炸生蠔,在下提議用生菜葉包着吃,散熱,伴以Chardonnay白酒;又是另一份福氣。

B仔交代,「歡樂」的金蠔自家製造,大隻肥蠔源自海水乾淨的台山,以心機曬製燒成,味道口感跟以前吃過更勝一籌。不少客人吃過,嚷着買點金蠔回家仿製。
本來只賣海鮮餸菜的酒家,其自製之蠔豉及金蠔亦成了大受歡迎的手信。手作的餐廳生意大好如鏞記,十分難能。製作成可運送四海的包裝手信,才是發達之途,看香港多年前摒棄製造業之後的光景便知;新的一年望創意工業之外,製造業重臨,大家才真真正正歲歲過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