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手機短訊拜年

百億手機短訊拜年

「不許動!舉起手來,快放下手機,雙手抱頭靠牆站好,仔細給我聽着:『祝你雞年快樂!』」這是內地今年數以百億計的拜年短訊中,較受歡迎的其中一則。由於內地幅員遼闊,以手機短訊拜年近年愈來愈流行,估計今年農曆新年期間,全國將有多達一百億條拜年短訊,較去年增加三十億條。

今年農曆新年內地民眾將獲得七天假期,其間的短訊發送量激增,尤其是在除夕當天,短訊發送量增幅驚人。僅北京市,除夕就有一億五千萬條短訊,比去年增加一半。在除夕晚八時至九時的高峯時間,短訊發送量已超過一千萬條。

取同音字 寓吉祥生機
由於「雞」字在普通話的發音與「吉」、「機」等相近,因而特別多用雞的諧音創作的拜年短訊,例如:「雞年到來,我靈雞(機)一動,用高科雞(技)來問候你,願你雞(吉)祥如意、事事有良雞(機)。」「希望你走的彎路比雞脖子短、關心你的心比雞毛多」。其他諸如「生雞(機)勃勃」、「雞雞(積極)向上」、「把雞(肌)膚保養得青春煥發」、「雞(激)情祝福」、「不許總關雞(機)」等等字句,今年特別多。
一些用詞誇張的賀言在內地也甚為流行,「我,以涮羊肉的溫暖,水煮魚的熱烈,白灼蝦的鮮美,咕嚕肉的甜蜜,拉條子的寬廣,發麵餅的博大,向你表示最真誠的新春祝福。」「別說我無情無義,好歹也花了巨款一角(內地手機短訊收費多為每條一角),不惜浪費電池電力,頂着電磁輻射生命危險,如此不顧後果,就是要提前給你拜個早年。」

忙着收發 沒空看電視
在上海,今年春節的短訊估計將高達二億六千萬條,其中超過三分一是在前晚十一時至昨日凌晨發出的。廈門一名市民表示,除夕當晚幾乎每分鐘都收到一條短訊,一邊收一邊發,連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都沒辦法看。浙江一名白領族大除夕上班時對同事說:「我今天一口氣發了一百多條拜年短訊,手機現在還響個不停,你呢?」
據內地電信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無論節日還是平時,短訊如今已成手機用戶溝通信息、傳遞情感最快捷的途徑之一。目前,集圖像、聲音、文字於一體的多媒體短訊業務已成為移動通訊公司競相角逐的重點。
北京千龍網/廈門電視在線

台北市長馬英九昨日到保安宮上香參拜,並派發雞年漫畫,向市民拜年。
林啟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