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理工大學一名於去年畢業的男生,涉嫌在申請政府助學金及貸款時,向學生資助辦事處隱瞞家庭逾六十萬元的資產,從而在兩年內取得逾十二萬元款項。他與父母三人同被控以兩項欺詐罪名,父母昨在觀塘裁判法院承認控罪,男生則獲不提證供起訴。主任裁判官指被告們可算「百萬富翁」卻騙取公帑,犯案明顯出於貪心,還柙候判。
現職文員的曾意明(二十三歲)雖獲撤銷控罪,但在聆聽主任裁判官郭偉健責備其父母曾錦良(四十六歲)及林惠雲(四十四歲)時,仍顯得十分擔心。
裁判官指被告家庭對應付兒子的學費實綽綽有餘,「簡單嚟講你哋都叫百萬富翁,你哋有自己錢唔用用公家錢,除咗貪心之外重有乜理由?」
裁判官指由於本案較為罕見,故希望控辯雙方在判刑當日能提供有關案例作參考。案件現押後至本月二十二日,等候感化官及社會服務令報告才作判刑,其間二人還押監房看管。根據學生資助辦事處數字顯示,○一至○三年共有七百多宗涉及漏報及瞞騙的個案,其中四宗被判罪成。
該對父母與三名子女居於青衣邨一單位,年薪三十多萬任職地盤工人的父親為經濟支柱。案情顯示,曾意明先後於○一及○二年向學生資助辦事處申請助學金及貸款,並在父母的協助下填寫申報資產的表格。
辦事處的職員於○二年九月到被告的家中進行調查,發現被告隱瞞了多個戶口的存款及所持有的股票,每年實共漏報了六十多萬元的資產。
案件編號:KTCC1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