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人和」釋義 - 李怡

李怡專欄:「人和」釋義 - 李怡

今天是農曆除夕,依照過去七年的習慣,特首董伯都要在今晚與明晨發表一篇長長的新年賀詞。不過,據說今年的新年賀詞大大縮短,不再像去年那樣大講經濟反彈、CEPA、內地遊客自由行等等講足五分鐘了,今年只安排了一分鐘的簡約賀詞。內容嘛,不用聽筆者也可以猜到,應該是離不開不久前曾慶紅副主席對香港的訓詞,重點在談「人和」、「以和為貴」、「和諧共濟」之類。
回歸七年來,董伯的施政報告或新年賀詞等等,總像是撿了中央領導人的口沫似的(不說「拾人牙慧」是因為那些話實在沒有多少「慧」)。
有一年中央領導人大講內地抗洪,於是董伯在施政報告中忽然加進了內地抗洪的「中華民族勇敢剛毅的精神」,也不問這種精神對香港人有啥意義。
中國最高領導人江澤民講「與時並進」,董伯也學舌地大講「與時並進」。實際上江澤民的「與時並進」是要改變中共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性質,而後着則有吸收資本家入黨的含意,香港並沒有這種「與時並進」的需要,香港提「與時並進」很可能讓人想到政制上要向普選之途邁進啦。胡錦濤上台提「以人為本」,於是董伯也就大講施政要以人為本,殊不知「民本」思想只是專政體制下要求帝王約束自己的主張,與制度上人民有權投票、真正當家作主是兩回事。

最莫名其妙的是去年十二月,胡錦濤要董政權「查找不足」,於是董伯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也東施效顰地學內地講「堅決反對官商勾結」、「徹底杜絕利益輸送」,講了之後,輿論與政界人士追問他「官商勾結」與「利益輸送」何在,他才忙不迭地說「沒有」,既沒有那又「反對」「杜絕」個啥?更妙的是為說明沒有官商勾結,就叫曾俊華為數碼港寫兩篇文章,不料馬桶蓋掀開,揚起臭氣,反倒讓市民感到有點「官商勾結」的味道也。
這次曾慶紅向香港奉贈「天時、地利、人和」六字真言,並解釋說,「天時」是掌握國際國內的大形勢,抓緊經濟復甦;「地利」是指將香港最自由一面表現出來;「人和」是指加強各界溝通,以和為貴,和而不同,而「和」更是前提。董伯當時立予回應,說「曾副主席說的天時、地利、人和是非常對的,我們有天時,有地利,但人和方面我們真的需要努力。」
一些親共人士還解釋曾慶紅指有人高呼「平反六四,結束一黨專政」,是破壞「人和」。
實際上,曾慶紅與董伯對「人和」的理解都錯了。「人和」並非政治上不同派別、不同意見者「以和為貴」、「和而不同」,而是指「得民心」的意思。《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指掌權者或逐鹿中原爭奪江山者,與其能順天時應運而生,不如得地利據有利之地理位置而掌權於一方,但得地利又不如得人心,只有得到老百姓擁護的政權,才最為穩固。趙歧為《孟子》注曰:「人和,得民心之所和樂也。」因此,人和,是得民心而讓人民和樂之意。
人大奪去了香港人的政治權利,硬生生壓制雙普選,如何能得民心?老百姓權利被奪,怎能安和樂利?董伯施政一團糟,他說香港「缺人和」,真沒有錯,但缺人和不是指缺乏與各界溝通,更不是指民主派破壞和諧,而應是指人大釋法和董政權施政不得人心。
董伯沒有搞清楚「人和」的真正含意,只會鸚鵡學舌,難免以訛傳訛,徒然貽笑大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