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春聯緊貼時局

政治春聯緊貼時局

今日是大年三十,內地許多家庭、公司都貼上了春聯(揮春),「科學發展」、「以人為本」等嵌入政治口號的春聯,看着令人莞爾。「繼往開來興大業、與時俱進奔小康」的春聯,的的確確反映了中國春聯「與時俱進」的特色,是中國社會變遷的一大標誌。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朝宰相王安石的詩句,說明春聯早在宋代已盛行。但民間互贈春聯的習俗,相傳是明朝皇帝朱元彰推動的。隨着改朝換代、社會變遷,不少傳統佳聯,如「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園」等歷久彌新,而一些具政治意味的春聯則可謂日新月異。

從「打倒」到「發財」
中國楹聯協會顧問郭華榮回憶說,建國之初,許多人家貼的春聯只是政治口號,如:「跟共產黨走,聽毛主席話」、「翻身不忘共產黨,幸福全靠毛主席」等;到了文革時期,春聯也瀰漫着鬥爭氣氛,毛澤東的許多詩句都被恭恭敬敬地寫在春聯上,小心翼翼地貼在家門口,如「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雄羆」、「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就連「打倒帝修反,全球一片紅」這樣完全不對仗的句子也被貼作春聯。
改革開放初期,人們不再忌諱希望發財,於是出現了「財星高照生意興,貴客常臨利路通」等春聯。到如今,春聯中也嵌進了「胡(錦濤)溫(家寶)新政」要求「以人為本」的口號。

「以人為本」嵌對聯
有對春聯為:「金猴獻瑞以人為本夯基礎增強企業綜合實力,雄雞報曉創新思維拓市場實現發展戰略突破。」
除了頗有政治意味的春聯,一些行業也各展心思,撰出行業特色的春聯。有家銀行的春聯為:「儲三江存款神州同唱儲蓄歌;蓄四海資金華夏共奏富裕曲。」有商戶的春聯為:「甲申年商圈大戰眾家萬事興聚財進寶利群獨領風騷;乙酉歲烽煙再起百店一招鮮優質薄利顧客盡享實惠。」
內地不少民俗專家、社會學者都一再呼籲,當局應將春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保護。遼寧省社科院民俗研究所所長曲彥斌認為,春聯京劇、崑曲一樣堪稱國粹,其格律嚴謹、寓意深邃、形式優美,可惜中國人愈來愈不會作「對子」了,這是文化藝術的倒退。
新華網/本報記者

上海
上海著名旅遊景點豫園,昨日掛滿寓意吉祥的絢麗綵燈,洋溢着濃濃的春節氣氛。
美聯社

北京
農曆新年快到,北京大大小小的廟會即將開幕。圖為一處廟會場地,樹梢掛滿燈籠,煞是好看。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