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才開始的創業故事<br>芬蘭品牌marimekko由虧轉盈之旅

62歲才開始的創業故事
芬蘭品牌marimekko由虧轉盈之旅

對不少人而言,62歲是收拾心情、準備迎接退休的年齡,但在芬蘭有一位女士,膽敢在這個年齡創業,在對紡織業毫無認識的情況下,收購虧損連年的Marimekko紡織公司。她不但引領公司起死回生,將之變身成市值過億歐元的芬蘭上市公司,更令Marimekko產品再度揚威國際,成為設計界時尚熱賣品。

首次接受亞洲傳媒專訪的Marimekko董事總經理KirstiPaakkanen,透露其成功製造「MarimekkoMiracle」奇迹的秘訣,是創意(Creativity)及市場推廣(Marketing)。她在1969年創立全女班廣告公司Womena,為歐洲最賺錢的廣告公司之一,因此對於重整Marimekko市場定位及推廣策略,對她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

芬蘭的設計界經典
在1991年原是Marimekko大股東的AmerGroup向她洽售Marimekko控股權,她即時答應交易。「Marimekko是芬蘭的國寶(NationalHeritage),芬蘭設計經典(Icon),絕不能倒閉消失。」Kirsti解釋當年為何願意收購虧蝕嚴重的Marimekko。
她的另一着眼點是Marimekko擁有優秀的設計產品及人才,「很多員工及設計師已在Marimekko工作了40年,她們都是十分卓越及熟練的人才」。所以她掌管Marimekko後採用原班人馬,將經典設計重新包裝推出,在1999年更將公司上市集資,以擴充生產及開拓新資源。

積極開拓法意市場
現今Marimekko是一家營業額超過5600萬歐元(約5.6億港元)的設計紡織名牌,除了自行生產時裝、布袋及室內布置布藝,並批出生產專利權予12家芬蘭、美國及日本公司,製作Marimekko品牌產品。該公司擁有25家零售店,同時透過千多家海外零售商,在全球銷售Marimekko貨品。對於這個佳績,Kirsti卻說大業尚未完成。
她表示,2005年Marimekko會繼續透過推廣宣傳來加強其國際品牌名聲,並開拓法國、意大利及西班牙等新市場。另外,公司會網羅優秀的新晉設計師,提升產品設計質素,因「創意是Marimekko成功的要素」。
至於她個人的退休大計,已屆75歲的Kirsti有此妙答:「若我離開公司的寫字枱,我便會直接到天堂去。」
記者:梁詠欣
(部份圖片及資料由Marimekko提供)

Marimekko也有出品時裝,售價均屬過百歐元的中高檔貨品。

Marimekko生產的普通家庭用品如水杯(圖)也要10歐元一隻,手提袋、毛巾等要數十歐元。

Marimekko生產的普通家庭用品如水杯也要10歐元一隻,手提袋(圖)、毛巾等要數十歐元。

Marimekko生產的普通家庭用品如水杯也要10歐元一隻,手提袋、毛巾(圖)等要數十歐元。

Marimekko十分積極培育及推廣芬蘭設計師,2003年曾舉辦「Nuorenelamanraamit」學生設計比賽,得獎者之一為MaijaLouekari,其設計作品被Marimekko採納製成產品推售。

跟其他芬蘭公司合作是Marimekko的重要推廣策略,如專為諾基亞設計的手機皮套(圖),及與家具生產商Piiroinen合作製造的Flakes纖維椅子,椅上印上Marimekko的Mojave圖案。

跟其他芬蘭公司合作是Marimekko的重要推廣策略,如專為諾基亞設計的手機皮套,及與家具生產商Piiroinen合作製造的Flakes纖維椅子(圖),椅上印上Marimekko的Mojave圖案。

永不言休的Kirsti,每日早上5時起床做2小時運動然後回公司,更不時周遊列國出席不同的展覽及研討會。圖為她在2004年奪得芬蘭企業家大獎(EntrepreneuroftheYear),並將代表芬蘭於今年5月競逐全球企業家獎項。

Kirsti認為在海外批出專利銷售權方式,比自行開設店舖更具營運效益,因此除了這家瑞典分店外,所有Marimekko品牌零售店只在芬蘭本地經營。

相信不少人對Unikko罌粟花圖案已有印象,事實這圖案已成為該公司的標誌。

Marimekko在2003年成功推出兒童系列產品,即使產品售價不菲,動輒過百港元,仍不乏父母購買。

圖中模特兒穿上的衣服是Marimekko設計師AnnikaRimala的作品,在60年代,前美國總統夫人積奇連甘迺迪在總統競選活動時也穿上Annika的作品,頓時令這個品牌聲名大噪。

色彩鮮明的布藝及時裝產品,早在60年代已深受女士歡迎。至今時裝生產仍佔Marimekko一半營業額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