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認真無奇不有,一個令人失望的就業數字,居然可以成為股市上升的藉口,理由是勞工市場呆滯,將促使聯儲局加息步伐減慢,故對投資市場有利,咁都得?!
如果想個市跌,是否又另有一套說法,指職位創造不夠,最終影響消費動力,貨賣不去,公司盈利或因此而下降,股市應該向淡?
又如果汝等是無神論者,不相信這個世上有主宰,那麼眼見市況如此反覆,藉口如此牽強或滑稽,又會否懷疑股市中真有「主宰」?
假若認為沒有,難道是群眾的力量?群眾只有「不自量力」而已,力量嘛是冥冥中有人賜予或驅使的,信不信由你!
華爾街股市上周創下自11月以來單星期最大升幅,3大指數分別升約2.5%,光是上周五已急升1.1%至1.4%不等(納指100更升1.7%)。美股上升帶動全球股市雞犬皆升,歐洲股市全面報捷,歐元滙價滑落和相對低利率,已足夠支持短期再上一層樓,何況有專家分析過歐企業盈利今年可望達致雙位數字增長(上述於1月8日「歐洲股市值得憧憬」欄已提及過)。
至於在一片看淡聲中的日經225指數竟然勇闖11,500點關,筆者不敢再說是「無厘頭」,但卻「擠」不出支持的理據。其實要升便升,何須理據?
對住港股只能「苦笑」,炒人民幣升值無望、資金撤走、中央加強管制「假紅籌」、預期利率上升、港元轉強或打擊出口和旅遊業等等不利因素滙集,居然照升如儀,好嘢!
「一月效應」宿命打破,原來等2月才發難,正是爾虞我詐,走勢與「專家」作對,難道一眾專家才是蠢才?!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