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城市大學成功利用等離子體的特質,防止記憶金屬釋出有毒物質融入人體,為醫學界進行脊骨矯形手術時提供多一個選擇。
負責該研究的城大物理及材料科學系哲學博士研究生何沛怡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記憶金屬的好處是可以隨體溫調校適當彎度,只需預先輸入資料,再將記憶金屬植入人體,即可自動彎曲,效果較其他金屬為好。由於記憶金屬會釋出有毒物質,她遂嘗試以等離子體改變生物醫學材料表面特性,在記憶金屬的表面包上一層薄膜,防止釋出的有毒物質融入人體。
骨科專科醫生黃振豐接受查詢時稱,本港每年約有六十至七十名患有脊柱側彎的病人需要接受脊骨矯形手術,醫生一般採用不銹鋼、合金或鈦金屬作支撐,鈦金屬的優點是進行磁力共振不受干擾,但較容易被磨蝕,附近的軟組織有機會因吸收了鈦金屬的微粒而被染黑,但不會對人體造成重大影響,他相信城大的研究可為醫學界提供多一個選擇。
何沛怡解釋,有關技術已在動物身上試驗成功,相信在數年後可以成功通過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