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和解之路 - 李怡

李怡專欄:和解之路 - 李怡

台灣在新任行政院長謝長廷提出「合作共生」的理念之下,朝野政黨近五年來一直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已有趨於和解的迹象;而兩岸問題,在謝長廷表示遵循「憲法一中」架構,及不推動「正名」之後,陸委會副主委邱太三又表示「修憲問題不是當務之急」,這也就是說,台灣在兩岸問題上已釋出善意。顯然,除了朝野和解之外,兩岸和解也是台灣的民心所向。
陳水扁委任謝長廷任閣揆,固然是基於去年底立委選舉的敗選,使執政黨沒有了與在野黨持續對抗的本錢,另外也是由於台灣民心厭倦了朝野的激烈對抗,以致投票率大降;第三個原因則是美國反對台灣有任何「改變現狀」的動作,使陳水扁推動「正名」、「制憲」等不能不有所顧忌。然而,對謝長廷來說,他的不能違背憲法因而堅守「憲法一中」的觀念,以及「合作共生」的理念,則是一貫的,並非權宜之計。他組閣時,力邀國民黨籍的江丙坤出任副行政院長,在江表示必須透過「黨對黨協商」才有可能出任時,謝長廷則在公布內閣名單時,刻意空出副閣揆人選,以等待國民黨放人。目前,國民黨主席連戰已確定,派出國民黨秘書長林豐正,與行政院秘書長李應元,在二月十七日會商。儘管國民黨發言人提出民進黨必須就國家定位、兩岸三通、核四續建、正名、三一九槍擊真相調查等爭議性問題作出釐清,但這些問題很難「畢其功於一役」,台灣民意相信不能接受以此作為江丙坤入閣的前提,因此,國民黨最後順應民意,同意江丙坤入閣是極有可能的。謝長廷也表示,十七日之前,副閣揆不會有第二人選。但十七日離立法院質詢只有一個星期,恐怕就難免要確定了。總的來說,民進黨與國民黨正走在和解的路上。

傳聞陳水扁有意邀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接替去世的辜振甫擔任海基會董事長,並提出要與宋會面的呼籲。宋正面肯定了謝長廷所稱不推動正名及遵循「憲法一中」架構等主張,也表示春節過後願與阿扁會面。宋並表示,他願意協助執政當局為兩岸「破冰」,他不排除親訪大陸,但「那個冰很厚」,徒手無法「破冰」,他希望民進黨能將台獨綱領有所調整,以作為「破冰工具」、「破冰船」。宋又表示,親民黨立委最快在二月底、三月初會訪問大陸,盼以親民黨版「海峽兩岸和平促進法」游說中共暫停通過《反分裂國家法》。親民黨與民進黨也走在和解之路上,而宋楚瑜未來極有可能在兩岸關係上擔任重要角色。
此外,極有可能接任國民黨主席的立法院長王金平(另一競逐者是馬英九)表示,在扁政府釋出善意、授權國會的前提下,願以「立法者對立法者的立場赴大陸與人大溝通,希望能緩訂甚至打消《反分裂國家法》。」
這是台灣在朝野和解與兩岸和解方面的新趨向。台灣民調顯示,80%的民眾認為中共制訂《反分裂國家法》會增加兩岸緊張,為中共對台動武提供法律基礎。因此,兩岸和解由民進黨及在野黨向北京釋出善意,所期待的是中共以暫緩制訂《反分裂國家法》作回應。倘若中共對民進黨中的謝長廷,國民黨的王金平、馬英九,親民黨的宋楚瑜等人,都無法與他們會商及取得和解,那麼中共的兩岸和平的善意又如何體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