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田亮被國家跳水隊除名的風波鬧得沸沸揚揚,事件令筆者想起兩年多前,另一名被逐出國家隊的「國寶級」運動員──王治郅。
「大郅」當年的遭遇和今日的田亮甚為相似,用國內的官腔來形容,就是受到資本主義的歪風引誘而誤入歧途。唯一不同是「大郅」沒有像田亮般聲淚俱下地懇求國家收回成命,寧願放棄一切利益也要回隊。「大郅」當年似乎決定寧背負「叛國」罪名,也不願放棄眼前得之不易的物質生活及個人自由。
「大郅」的決定有沒有錯?不妨先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再作定論。○二年仲夏,國家籃協召當時效力小馬的「大郅」回國集訓,備戰即將在美國舉行的世錦賽及稍後的亞運會。「大郅」拒絕歸隊,事件擾攘個多月終無結果,最後籃協正式宣布把王逐出國家隊。
從「大郅」的角度而言,其主要目的是希望繼續留在NBA打球,但由於他與小馬的合約已屆滿,故此他恐怕回國參加集訓,然後征戰世錦賽及亞運的話,數月後返美時NBA已臨近開鑼,各隊早已完成組軍,屆時他這個「中國NBA第一人」就要變成「NBA回國第一人」。
拋開政治枷鎖不說,就現在「大郅」的處境而論,他當時的決定過於急進和短視。無錯,如今他確如願留在NBA,但與熱火簽的兩年合約總值不過六十多萬美元,上陣機會少得可憐,還經常提心吊膽被裁,而且更有家歸不得、雙親見不得。從經濟角度看更加得不償失,「大郅」名氣雖不及姚明,但「中國NBA第一人」之名總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可是如今離棄了十三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在彼岸只能當一名「半技術型」的廉價外勞,人離鄉賤矣!
深籃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