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太陽報
布殊總統發表國情咨文時,全院滿是有名又有權的政治人物和將軍,但最使人難忘的一刻,是兩位名不經傳的女士互相擁抱。
一位是伊拉克的選民蘇海勒,她的父親十一年前遭侯賽因的情報人員刺殺。另一位是來自德州的諾伍德太太,她的兒子是海軍陸戰隊的中士,在費盧杰之戰陣亡。兩人都坐在第一夫人勞拉的廂座觀看演說。
當蘇海勒自發趨前擁抱和安慰諾伍德時,諾伍德似乎把緊握的陣亡兒子的名牌按在蘇海勒身上。即使是經驗老到的電視評述員和政客都大受感動。
布殊在演說定下雄心勃勃的標準:「最終極的目標為結束我們世上的暴政。」他跟以前的雄心目標相提並論,例如結束美國的奴隸制度、把歐洲從法西斯主義解放出來,以及擊敗共產主義。他提到自由已經通過在阿富汗、巴勒斯坦地區、伊拉克和烏克蘭的選舉中前進,並誓言「未來會不斷增加」。
布殊輕輕但特別地向沙地阿拉伯和埃及施壓,要他們向民主與自由邁進,他更向敍利亞和伊朗直截了當提出要求。他說:「我們期望敍利亞政府結束支持恐怖並向自由開啟大門」。他呼籲伊朗不只要停止興建核武,更要停止支持恐怖。他更直接對伊朗人民說:「你們為你們自己的自由站起來時,美國會跟你們站在一起。」
信奉自由的人應該心滿意足了。當然,他可以對沙地阿拉伯更強硬。但作為宣示和展現自由民主、其中所需的犧牲,以及因此而得到的友誼,這是極其成功的一晚。這是另一好例子,顯示這位常給民主黨人譏為愚蠢和缺乏文化的總統,如何成功以動人的方式照亮前路,這是極少歷任總統能夠做到的。
……………………………………………………
本文摘譯自美國《紐約太陽報》(TheNewYorkSun)二月三日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