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選擇性邀請不利溝通 - 盧峯

蘋論:選擇性邀請不利溝通 - 盧峯

實在不明白為甚麼有些人把中聯辦邀請十多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出席新春酒會視為一種進步或是突破。其實,這種帶選擇性的邀請不但跟過去的政策沒有多大分別:不但反映北京沒有改變那種分化打擊的策略,更顯示中央政府對香港內部的不同意見人士依然抱有極大的戒心及懷疑,不願跟他們溝通及改善關係。
立法會是香港政治建制的一個重要部份,是香港最重要的民意代表機構;也是由一百五十多萬港人投票產生的議會。對於這樣一個有重要憲制及政治地位的組織及它的成員,作為中共政府駐港代表機構的中聯辦,理應給予應有的尊重及禮遇,包括在重大慶典如國慶或春節酒會邀請所有議員出席。偏偏中聯辦一直以政治觀點、以黨派背景劃界,長期把重要的泛民主派成員拒諸門外;即使今年的春節酒會邀請了十名民主派成員出席,也依然有大部份成員不獲邀請。像這種對不同議員有不同對待的做法,怎能算是進步、怎能算是突破呢?
更何況,這種不同的對待,這種把部份議員拒諸門外的做法並不是無意的疏忽,而是有意識、有計劃的策略,目的是要在議員之間分成不同等級、分成不同成份,甚至同一政黨的議員也有不同對待,以向不支持中央政府意見或政策的議員及政黨施壓,迫使他們改變態度。可是中央政府不是常常強調要跟不同意見、不同想法的人溝通的嗎?為甚麼又要刻意在議員、黨派之間搞不同對待、搞分化呢?難道中央政府認為搞分化可以令不同意見消失於無形嗎?

我們認為,香港是個多元化的社會,議員有不同政見、有不同想法是正常不過的事,他們對中央政府、對中國政治前途的看法各有不同也是正常不過的事;只要他們沒有任何違反《基本法》的行為、只要他們沒有任何違反法律的行動,中央政府都應該把這樣的看法視為一國兩制的正常表現、視為香港的特色而予以接納,甚至視之為一國兩制運作良好的明證。偏偏中央政府卻用上種種辦法,包括把不同意見的議員及黨派拒諸溝通的門外、拒諸正常慶典的門外,向他們施壓,迫使他們作改變;這對改善雙方的關係、對增強雙方的溝通、對一國兩制的發展實在一點好處也沒有,更談不上是甚麼進步或突破!
(圖)立法會是本港政制重要部份,中聯辦應對所有議員予以應有禮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