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市場預料,美國聯儲局上周再度加息1/4厘,將聯邦利率調升至2.5厘,此乃去年6月至今的第6次加息,去年6月時,美國聯邦利率仍處於1厘的歷史低水平,不知不覺間,已靜悄悄地增至2.5厘,累積升幅達1.5厘!
近日不少美國經濟專家對格林斯潘的加息手法頗為佩服,因為在這6次加息中,聯儲局每次也預先向市場放出風聲,因而每次FOMC會議後,結果也與市場預期一致,其好處是每次加息皆沒有對市場造成震撼,市況沒有因加息而大上大落,投資者亦沒有因而引致重大虧損,故不少美國專家皆認為,此乃格老高明之處。
本港金融管理局,上周即時跟隨美國調高貼現窗利率0.25厘至4厘水平,但直至執筆時,仍未見本港銀行跟隨美國調高利率。在近日偏軟的市況中,對投資者來說可謂紓緩了部份壓力。惟在資金不斷流走下,任總已由數月前承接美元沽盤,轉為承接港元沽盤了。當資金持續流走,港美息差進一步擴闊,相信本港的銀行跟隨美國調高利率已經是遲早問題而已。
隨着近日資金流走,港股反覆偏軟,但筆者覺得這未嘗不是「好事」。因為假若資金不走,則港股便不會偏軟,投資者亦沒有機會買「平貨」。正如早前當資金充裕時,每當股市輕微調整,資金隨即湧入,有時甚至要跟資金搶貨,基本上不易買到「平貨」,故大家不妨耐心點,等候資金進一步流走時出現一個較佳入貨良機,才慢慢趁低吸納。
其實翻查過往資金流出、流入的情況,資金就如春去冬來般,流入一段時間,又再流出,經一段時間後又再度流入,正如在2003及2004年間的情況。故現在不妨待資金大量流走後,趁低吸納,其中最佳指標莫過於大市的成交,當交投下降至100億以下,相信是時機到了。
上周五港股雖然止跌回穩,一度重上13600水平,但在資金持續流走下,大市上升動力略為不足,3大重磅股中,滙控(005)及和黃(013)依舊窄幅徘徊,獨靠弱勢的中移動(941)推高大市,這對後市的升勢幫助不大。本周可能因部份投資者博紅盤高開而入市,將大市推高,但估計恒指在13700-13800阻力頗大,在資金流走下,單靠本地資金,大市應無力衝破13800阻力。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