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要求彈性匯率政策

G7要求彈性匯率政策

【本報綜合報道】面對國際社會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聲音愈來愈大,中國表示,最終目標是讓人民幣自由兌換,但強調無具體時間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指出,這需要「花不少年才能達到」,重申滙率制度不會在短期內改動。

七國昨晚發表會後聲明:「強調主要國家或經濟地區要採取更具彈性的滙率政策,並指出滙率若過份波動,不利經濟增長。」今次聲明所用的措詞並沒有點名批評中國,但矛頭顯然指向中國,與去年2月佛羅里達州那次會議發表的聲明相若。滙市分析員說,七大工業國(G7)財長未有用上更強硬措詞要求亞洲貨幣升值,美元兌日圓本周有力反彈。
出席在倫敦舉行七國會議的周小川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貨幣滙率政策有三個方向:第一,要不斷完善人民幣滙率行政機制;第二,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第三,逐漸通過解除資本項目管制,實現項目自由資本兌換。對於以上三個目標,他說:「要花不少年才能達到。」

中國暫無具體時間表
此外,周小川指出,未能確定是否需要再加息,冷卻中國經濟增長,尤其是當通脹正在降溫。他表示,中國今年經濟增長會由9.5%放緩到8至9%,這是很保守的預測。中國去年10月29日作出近10年來首次加息,作為宏觀調控的一部份。
世界銀行前日表示,中國經濟有放緩迹象,但加速增長的機會仍然存在,故中國政府應準備好再次加息。
人行副行長李若谷附和周小川的講法時表示,中國決心邁向一個更靈活的滙率制度,但拒絕提出時間表。被問到中國會否擴闊人民幣波幅或改為與一籃子貨幣掛鈎,他回應稱,將會採取他認為可行的做法。

美不願徵懲罰性關稅
較早前,代替美國財長斯諾出席七國財長會議的副財長泰勒對記者表示,美國希望中國盡早採取彈性滙率政策,而中國已下了一些功夫。對於美國一批參議員提出向中國貨徵收懲罰性關稅,以表達不滿中國管制外滙,他表示此舉將影響華府的游說工作。
美國財政部一名官員說,泰勒曾向中國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和周小川,表達出更具彈性的滙率機制有助紓緩中國通脹壓力,及藉着改善貿易失衡支持全球增長。

美元兌日圓或被推高
美元兌人民幣1年期不交收合約上周報7.9115,即市場預期人民幣若自由兌換,1年內升至7.9115兌1美元。自95年起,中國把美元兌人民幣固定在8.2770。
由於市場不敢抹煞中國會暗示改變滙率制度,美元上周五跌0.38日圓,降至104.09日圓。不過,受惠於格林斯潘指經常帳赤字有望改善,歐元上周五大跌1.06美仙,收報1.2868美元。在上周,美元累計升0.81日圓(0.78%),歐元跌1.70美仙(1.30%)。
美隆銀行高級外滙經紀威爾遜說,七國聲明的滙率部分沒有新意,美元兌日圓和歐元兌日圓將被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