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珠》 - 鍾偉民

《採珠》 - 鍾偉民

好石頭刻裸女,有個好處:裸女光脫脫,滑溜溜,摸上去舒服,看上去光潤;刻龍,刻鳳,麟片可以遮蓋小裂紋,但多刺手,光彩不彰;好石頭少裂少格,不必掩飾,宜刻圓圓順順的東西,像和尚頭、彌勒肚,或者女人的奶子;然而,大石頭刻一兩個裸女,總嫌乏味。那另添一隻鵝好了,成了《麗達與天鵝》,仍舊乏味;老題材搞不好,還損耗好石材。
我在壽山買的杜陵原石高一呎,外觀飽滿,過份雕琢,到底可惜。某天,看到石藝刻的一個小扁章,章上有一個女人,長不到一吋,像條蠶蟲。「普天之下,怎麼就他把裸女刻得這麼小?」大變小,已經是了不得的創意。暗忖:如果一塊石頭上有幾十個這麼小的裸女,會是怎麼個景象?想到羅丹的《地獄門》和西方好多擠滿裸像的雕塑,「我們中國有豬八戒,刻一個豬八戒,幾十個裸女朝他爬過去。刻好了,添一句好像是王爾德說的話:『我甚麼都可以抗拒,除了誘惑。』就很好玩。」找到石藝,發現雕刻家年輕踏實,不抽煙,全沒福州雕師們的陋習惡氣,大喜,對他「提意見」,他也樂意接受。

「又或者,雕一個阿當,一個夏娃,然後,幾十個裸女重重圍過去,作品叫《樂園變了》,可以反映現代男人的苦況:既要愛大老婆,又要愛外頭無數小老婆。」我說得起勁。但刻石,講佈局,得配合材料的形和色,我這塊石頭五彩斑斕,本身就像一個海底世界,「那麼,刻幾十個光脫脫的女人在海裏採珠吧。」我一說,翌日,石藝已經在石頭上畫了圖樣,珊瑚、海藻、水母暨各式海鮮,一應俱全,景物有遠有近,女人有大有小。「太好了!」我只能擊節。他天天刻,刻了整整五十日,作品《採珠》出來了!
真是一絲不掛,一絲不苟!「有多少裸女?」我問。「三十一個。」他告訴我,從來沒刻過這麼好的石頭。我告訴他:「從來沒見過這麼好的作品。」心裏好感激,好感動。「這是你的作品,請落款。」我看着他在石頭上刻了名字。我提了「意見」,而且「買斷」了這塊美麗的杜陵;然而,作者是他石藝,我永遠不會像那種惡俗之徒,視「作者」如無物。
《搜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