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玻璃保護膜 可距僅一米欣賞<br>50億元印象派名畫今展出

不加玻璃保護膜 可距僅一米欣賞
50億元印象派名畫今展出

【本報訊】四十八幅價值連城的經典印象派作品,即日起讓港人在僅一米的距離外駐足欣賞。由法國政府與港府合辦的「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正式揭幕,展出的作品總值逾五十億港元,香港藝術館在展場遍設紅外線監測器加強保安,越雷池半步,警鐘即響。 記者:譚暉

借出珍貴收藏品的法國奧塞博物館(Museed'Orsay)館長SergeLemoine表示,十三位著名印象派大師的四十八幅真迹,若要仔細觀賞,恐怕最少要花上一至兩小時。
是次展覽是法國文化年的重點項目之一,作品先後在北京、上海展出,香港是最後一站,SergeLemoine說,兩個城市分別有三十五萬及二十五萬人次參觀,「香港展館的面積最大,希望香港可以破北京和上海的紀錄」。他說,港人必看的一幅作品,是大師愛德華.馬奈(EdouardManet)的<吹短笛的男孩>,這幅畫估值四億六千萬港元。

展出四十八幅真迹
香港藝術館館長(現代藝術)鄧海超表示,四十八幅真迹已緊緊地裝嵌在展覽館的牆上,作品將近距離在市民面前展示,沒有加上玻璃或保護膜,現場只會限制市民在作品的一米範圍外觀賞。
他說,館方最擔心是這批珍貴的作品,被入場人士無意或惡意破壞,館方希望讓市民有最完美的觀賞環境,「印象派極注重光線、顏色,加上玻璃或保護膜造成反光,畫的生命等如死了一半。」
因此,經徵詢法國方面的同意後,館方決定將真迹原原本本、不另加玻璃,讓市民欣賞。但館方則在場內遍設極敏感的紅外線監測器,若有人企圖伸手,或進入一米範圍內,警鐘即時響起。鄧海超說,現場受過紀律訓練的保安會即時阻止。
港府與法國政府昨日在香港藝術館舉行展覽的開幕典禮,並安排傳媒預賞。SergeLemoine笑說,希望展覽令港人在熟悉的法國名牌手袋及香水之外,認識法國文化的另一面,「法國文化,並不是由商品建立出來」。

六月辦聯校創作賽
另外,為配合今日起展出的法國印象派畫展,香港藝術中心及香港美感機構,聯同活力星國際有限公司合作舉辦法國印象派畫展夥伴學校計劃,參加學生將獲安排參觀畫展,由教學藝術家進行即場導賞。到六月份更會舉辦聯校創作比賽,優勝學生有機會到法國巴黎,參觀奧塞博物館、羅浮官博物館及龐比度中心三大博物館。

德加的《舞蹈課》被認為是市民必看的作品之一,畫作捕捉芭蕾舞蹈員排練的場景,有透徹的空間感,價值二億五千萬港元。

西斯萊在一八九三年完成的《莫瑞橋》,色彩鮮豔,房屋、橋和樹木的輪廓都極為清晰。

奧塞博物館館長SergeLemoine說,他身後的這幅《吹短笛的男孩》,極為珍貴,市民不可不看,作品估值港元四億六千萬,屬全場最貴的畫作。 凌樹輝攝

奧塞博物館內的塑像。 活力星國際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