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留意窩輪的投資者,相信都會聽過街貨量一詞。當窩輪不跟正股行的時候,發行商的解釋除了是時間值或引伸波幅的下調外,便是街貨量偏高。
何謂街貨量?解釋街貨量之前,投資者需要知道發行商在發行一隻窩輪的時候,發行份數是有限制的。街貨就是市場持有該窩輪的總數(並不計算莊家手上的數目),即是說莊家每售出一份窩輪予投資者,街貨量便會增加。為方便投資者,發行商一般會顯示街貨百分比(即街貨量除以總發行份數),以反映街貨的情況。
街貨量如何影響窩輪的價格?街貨量較高的窩輪,例如達到8成,即投資者手上持有的窩輪總數佔總發行窩輪8成,只有2成貨在莊家手上,由於莊家持貨較少,市場的活動能力亦相對下降,輪價較易受市場情緒所影響,投資者此時需要更留意輪價的變化。在一般情況下,莊家會在市場上掛出合理的買賣盤以維持輪價於一個合理水平,但當街貨較高,比如8成的時候,面對市場的需求大增,由於莊家手上的貨量只有2成,求過於供的情況下,輪價較容易推至高於合理水平。而一旦市場情緒平復下來,持貨的投資者或會沽貨離場,由於輪價早已偏離合理水平,輪價下跌幅度亦會較預期為大。
那麼,當街貨量高的時候,發行商可以做些甚麼呢?就是再發行了。根據港交所的條例,當街貨量到達80%的時候,發行商有權申請再發行。經過再發行後,莊家持貨的數量會增加,維持市場秩序的能力亦會較佳(因持貨量增加),窩輪的表現亦會較為平穩。
基於此,投資者在選擇窩輪時,除要留意時間值及引伸波幅的變化外,亦應盡量避免一些街貨量偏高的窩輪,尤其是街貨到達7-8成的時候,投資者便要小心。當然,我們不能武斷地說街貨量高的窩輪便會一定不跟正股走,不過機會相對較大。不想看對方向但受市場供求影響窩輪表現的,選輪宜多參考街貨量了。
孫明哲 德銀衍生工具部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