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換糧食」計劃Q&A

「石油換糧食」計劃Q&A

何謂「石油換糧食」計劃?
這是聯合國在1996年底對被制裁的伊拉克實施的人道措施,准許伊拉克每年出口價值4,680億港元的石油,收益用來購買糧食和藥物,紓解伊拉克平民的苦困。計劃在2003年11月結束。

計劃存在甚麼問題?
計劃充斥很多漏洞,例如容許伊拉克政府選擇購買甚麼物品、誰提供這些物品、誰購買伊拉克石油,讓把持決定的人可以權謀私。加上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把制裁委員會視作政治工具,對濫用此計劃的人隻眼開、隻眼閉。

計劃引發甚麼醜聞?
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透過收取回佣,獲利多達195億港元,並透過走私石油獲利624億港元。侯賽因利用石油出口配額賄賂270名聯合國和外國官員及國際公司高層,着他們游說聯合國解除對伊制裁。

誰涉及這宗醜聞?
聯合國官員沃爾克、斯蒂芬奈茲、前秘書長加利、現任秘書長安南的兒子科喬等。美國保守派希望擴大打擊面,藉科喬捲入這宗醜聞,把矛頭直指反對攻伊的安南,要求安南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