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買賣差價擬下季縮窄

股票買賣差價擬下季縮窄

【本報訊】港交所(388)昨日發表《縮窄最低上落價位諮詢總結》,收到的462份意見中,大部份支持縮窄最低上落價位,但提出多項關注。
港交所董事局去年12月決定先實施價位在30元以上股票的首階段建議,以評估回應意見所關注的事宜是否真正問題所在,由於首階段只涉及約20隻股份(恒指成份股已佔10隻),佔成交額約30%及買賣盤的15%,該所預料對系統容量及買賣紀錄變動增加的影響不大,實時報價收費將維持不變。
有關建議仍有待證監會批准,港交所稱,將盡快通知交易所參與者及市場有關實施詳情,預期將有最少3個月時間供各方準備。在檢討首階段實施效果及影響前,第二階段價位在0.25元至20元的縮窄買賣差價將不會自動實行。

次階段不急於實施
贊成縮窄買賣差價的回應意見,主要認為可降低交易成本,惠及投資大眾,有助提升市場效率及流通量,對沖及套戥活動將增加,但有意見指縮窄差價後,修改及取消買賣盤的數目將增加,市場深度會因目前大利市機只限列出5個最佳買賣盤輪候隊伍而降低,更易為大戶操控。
另外,有多名市場參與者對修訂需要負擔額外的成本,以加強系統,以及實時報價費用將增加表示關注。有數名回應者表示,縮窄差價有助減少市場失當行為如「爬頭交易」、「老鼠倉活動」等。

港交所稱,現時仍與上市公司及其他市場參與者,討論有關結構產品(包括股本權證)的最低上落價位事宜。另外,該所正諮詢市場參與者,建議更改交易參數,以及莊家提供流通量等責任的意見,並會就買賣盤紀錄活動、交易宗數、市場成交量、價格波幅以至結構性與衍生產品的交易等各方面影響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