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衞生服務界)議員 李國麟博士
護理服務的發展對本港醫療服務質素有重大影響。然而,公營醫院長期欠缺護士人手,加上私營醫院、醫療機構及老人院舍對護士的需求不斷增加;今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兒童發展先導計劃、增加長者的長期護理宿位及療養宿位、加強基層醫護服務等措施,都需要大量護士人手。
因此,護理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再度引起關注,甚至有私家醫院要求重開已停辦多年的登記護士課程,以紓緩人手緊張的情形。這樣或能填補到緊張的護士人手,但並未注重護士身為「衞生服務專業」,所提供的服務質素及層次。
過去十多年,為符合國際護理界的專業發展趨勢,培訓護士的工作已轉移到大學進行。護士的基本學歷已提升至學位水平,護理服務不再因「登記」或「註冊」護士而出現分歧,務求確保巿民得到最佳質素的護理服務。
現時護士緊絀的問題,其實是當局對護理人力資源缺乏全面又長遠的計劃所造成。沒有計算公營和私營醫院、非政府機構因應服務,而對護士人手需求增加。往往只片面地訂出一些短視的措施,如:重開登記護士課程。這不但花費有限資源,對改善情況亦沒有作用,日後還要為這些安排做善後工作。更甚的是這些措施只會為日後護理界發展帶來反效果,對衞生服務的質素有負面影響。
怎樣解決現時護士人力資源短缺問題,及維持護士人手的流動性?我們建議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提高撥款,增加大學護士學位名額,培育更多護士,以應付社會需求。當局亦應盡快就護士人力資源政策,進行一個有系統兼具長遠策略的檢討,將此議題放在新成立的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的議程上,確保市民能享用優質的護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