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首月恒指錄得超過500點的跌幅,若「1月效應」靈驗,將啟示今年是一個下跌年。根據恒指近14年的數據,「1月效應」約有64%準確,好友今年要格外小心。
恒指2月初的跌幅抵銷了1月底的反彈,短期技術走勢未能轉好,港股似乎仍在反映一些利淡因素,如資金流走、港息上調,還有外資甚至唱淡至12000點,令現階段入市的風險變大。
不過高風險高回報,依然有不少投資者願意承擔此風險,以博取較大回報,但大家要緊記訂下止蝕位才入市,否則,看錯市的後果可能很嚴重。處理止蝕行動,說起來很容易,執行起來會較為困難,因為心理障礙大於一切,但為了保障自已的資產,有1套風險管理措施,仍是必須的。
期權是一種最佳的風險管理工具,方法是利用認沽期權長倉為投資組合買保險,若股價下挫至指定水平,便自動執行止蝕行動。例如現在持有和黃(013),短期大市可能面對不明朗因素,可考慮買入2月份行使價67.5元的認沽期權,期權金約為0.5元。此做法即是將和黃的止蝕放在約67元水平。若只付出不到1%的代價來買保險,便可以避免短期價格波動的困擾,從金錢上及心理上來看是利多於弊。
盧任培
大福期貨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