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於香港時間今早十時發表年度國情咨文。在全長四十分鐘的演說中,他會先談內政,後講外交。內政重點是社會保障計劃私有化;外交重點是伊拉克,但不會定下美軍撤出伊拉克時間表。
白宮官員透露,喬治布殊這篇國情咨文會承接他上月就職演說的主題,即會勾勒他要向全球推動民主自由的「理想」。他會指出,伊拉克及阿富汗的局勢都取得進展,而剛舉行過大選的伊拉克更踏出了歷史性一步,但他表明美軍在當地的任務仍未完結,直至伊拉克進一步邁向自治,以及在伊拉克保安部隊的訓練和裝備問題取得進展,才會撤走,但沒有時間表。
至於另兩個「邪惡軸心」國伊朗和北韓,雖然外界一直揣測美國最終會向兩國動武,但喬治布殊會表明他仍相信可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兩國的核問題。他又會承諾重新啟動中東和平進程,而美國在未來將會擔當一定角色,但不會提出新計劃。
內政方面,除了提及法律改革、能源計劃等事務,喬治布殊的重點將放在社會保障計劃部份私有化的問題上,包括將年輕人部份社會保障繳款,轉到私人投資戶口內。喬治布殊將指出,明年政府制訂財政預算時要面臨「艱難抉擇」。
喬治布殊對這份國情咨文相當重視,在周二已經在白宮排練演說。白宮發言人麥克萊倫說,喬治布殊第二個任期,對台海兩岸政策不變,希望兩岸對話解決問題。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