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兆祥
「通識教育科課程的設計,旨在為高中學生提供『融會貫通』的教育」,這是教統署官方的形容(見《改革高中及高等教育學制》文件)。據該文件說,這個課程讓學生擴闊知識基礎,提升社會認知的水平,更深切了解個人、社會、國家、大自然、人類……。
表面上看,這樣的理念這樣的安排精采又美妙,完全符合現代教育原則,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家長、學生支持。其實內裏大有乾坤,其中一個最基本的問題若不解決,整個教育大業以至人類文明繼續死路一條,改革不改革分明不大。
問題始終在於:我們向前邁進,方向是灰色還是綠色。
一輛車爆了輪胎又腳掣失靈,開得驚險百出。停下來修好了腳掣換了新輪胎,若是繼續朝懸崖風馳電掣直衝過去,後果如何?
教育事業能夠提升成效,令學生看得更闊又更肯去看去想,本身是好事,不過倘若我們繼續指引他們去看錯誤的東西又用錯誤的心態去理解去思考,豈非是在加速文明的崩潰?
今時今日本地的教科書及其他教材、傳媒的資訊與言論,幾乎全部都在鼓吹保持現狀(用時髦的講法即是「擁護安定繁榮」),理念大概可以這樣形容:我們繼續這樣消費、這樣浪費、這樣不顧眾生死活,基本上沒有問題;不錯大家聽說有「環保」問題,我們努力認真一點多「搞環保」即告萬事大吉。
這種麻醉人民的宣傳,正正就是危機之所在。如果我們仍然未絕望,相信五年後十年後大家仍然有機會有空氣可呼吸有水可飲,二三十年後子孫有機會在這個地球上生存,唯一的辦法是即時集體動手改變全民的思維。
就通識教育的範疇而言,等於徹底更換思維的範式,丟掉「補補鑊、繼續顛」的灰色人生觀,改為回歸自然──理念大概是:地球的生態局限根本不可能支持我們這種高消費高浪費高污染的生活,人性也不容許我們繼續這樣物質主義醉生夢死不顧眾生安危地行屍走肉。二十一世紀開始之際,人類必須馬上覺悟,放棄灰色的生活,恢復以簡樸而高尚的方式(elegantsimplicity)做人,乖乖守地球公民的本份。
這樣才是符合天道的「融會貫通」,讓我們的下一代「明理」,知道自己是誰(大自然裏存活的一分子)、正在做甚麼(眾生安危前途繫於每天個人的每一個決定)、如何成功做人(活出自然規律心安理得幸福圓滿)。
熱切希望教育界有慧根明白這次教改可以成為千秋萬世的功業,有大愛樂於承擔箇中的任務。
……………………………………………………
作者為綠田生活教育基金、ClubO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