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想窮都難 - 陳也

香港想窮都難 - 陳也

德國有份小報,編輯聲稱為了製造社會祥和氣氛,決定每逢大時大節,只報喜不報憂。這樣不算是造假新聞,沒違反新聞操守。選擇性報道喜訊,最合唱好派胃口,銷路不愁。
本地傳媒有沒有歌舞昇平派?
應該沒有吧。評論員實牙實齒分析說,香港市道已經復蘇,好景程度回到九七前水平。不是空口講白話,報章報道,旅行社的春節豪華團這支溫度計,過去幾年,經歷了慘痛的冰河時期,搵銀機會凍過水。今年的豪華團,像位位五萬七的阿根廷南極半島十七天遊,名額一早爆滿。南美、北歐以至澳紐和埃及的避年團亦相繼滿額,連留港消費的煙花觀光團亦反應踴躍。旅社營業額比去年急升八成!

八成,沒作大的話,旅遊業肯定爬過地產界頭,成為全年最豬籠入水的行業。其他打工仔不是同坐一條船,很難分享旅遊業界的油水,不過看了報道後,大概也有自我感覺不算太差的印象,相信假如在未來的某一天能成功轉型,也有可能行行出狀元,輪到自己搵真銀過肥年。讀着報道,你會相信,希望在明天。那首曾經跟你和豬朋狗友唱甩嘴的《明天會更好》,可以從櫃底翻出來,讓你斯人獨陶醉,唱K唱天光。
錢會繼續來,使錢方法言人人殊。報章又說,有父親給十一歲女兒出價十五萬投得靚車牌一個,女兒開心說,將來一考到牌就會把它掛在她的平治。你看,世界多麼有希望,人人積極建構未來。香港人還有能力捐出七億為南亞賑災。天時地利人和都好到不得了的猴年,還查找個勞什子的不足幹麼?錢有可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紅火蟻油炸或椒鹽,會不會成為另類美食?給香港創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