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親子問題的專家指出,本港很多父母未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導致與子女相處出現紛爭不和問題,令雙方積怨加深,在惡性循環下,最終導致一發不可收拾的家庭悲劇,有專責處理家庭問題的社工建議,一旦家庭出現意見分歧,家庭成員應開心見誠提出討論,以免讓積怨加深。
專研究親子關係的全人教育基金主席黃重光指出,父母的心理素質好與壞足以影響與子女的關係,若父母心理素質欠佳,他們可能會疏忽照顧子女,或用錯方法管教子女,這不但導致雙方不和,並會影響子女心理發展,例如無心向學,情緒受困。他說:「雙方終日吵吵鬧鬧,咁喺惡性循環之下,佢哋同父母嘅關係自然更差,最終發生家庭悲劇。」
他表示,就算父母與子女的年齡相距較大,但只要父母具備良好心理素質,包括有良好自尊,待人處事樂觀正面,以及了解子女的成長心理變化,也可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
專責處理家庭問題的明愛「向晴軒」督導主任郭志英表示,家庭暴力問題可以由多種因素造成,例如夫婦不和、經濟壓力、管教子女學業等,她提醒市民,一旦家庭發生歧見,家庭成員應開心見誠提出討論,以免積怨加深,若家庭發生衝突,雙方應立刻離開現場,讓情緒冷靜,避免發生一發不可收拾的家庭悲劇。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