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渣打收購韓銀另有目的

投資學堂:渣打收購韓銀另有目的

近日有報道指多間歐美大型銀行,頗有興趣收購渣打銀行(2888)云云。筆者對此消息一點也不感到意外,其實在上月初當渣打成功擊敗其他對手,以高價收購了韓國第一銀行後,筆者便在本欄以「渣打跑贏同業有原因」(1月13日)為題,指出近年在歐美市場,常有歐美大銀行欲收購渣打的消息散播,故令渣打的股價持續跑贏其他銀行股。
此外,早前在收購韓國第一銀行的爭奪戰中,渣打最終能夠擊敗其他對手,成功收購第一銀行,箇中原因當然是其出價較高,否則又怎能在歐美大型銀行集團手上,奪得第一銀行。至於渣打採用如此進取策略收購第一銀行的背後動機,普遍猜測除了看好韓國及第一銀行的前景外,藉收購增大其市值,令欲收購渣打的銀行須付出較高昂成本,才能達到目的,這無異對收購者構成一定阻礙。同時亦可將其單一大股東邱德拔家族的持股比重降低,以減低其對銀行的影響力。

增加敵意收購的難度
由於渣打在該收購中,其部份的收購資金是透過發行新股籌集,故此其市值亦因而增大了。假若真如部份歐美分析員所猜測,渣打收購韓銀的另一目的是欲「谷大」資產,以增加敵意收購者的難度,則另一個問題便來了,這便是日後渣打在整合韓國第一銀行時,若進展出現困難,未能達到1+1=2的效果,屆時可能會觸發股東拋售,令其股價急挫,反而會為敵意收購者製造另一次收購機會。
查實類似的例子在歐美頗常見,收購後整合不太順利,股價下挫,最終反而被敵意收購的例子不少。
在97、98年亞洲金融風暴後,不少歐美金融集團在亞洲的投資皆出現一定虧損,有些甚至可謂「重創」,當中尤以美資機構,隨後他們大都將收購合併及擴展的焦點,轉返歐美等較成熟的市場。經數年「休養」後,據聞美國的大型金融集團又再蠢蠢欲動,打算在亞洲區再度收購及擴展,故此,除了其他亞洲區銀行股外,估計不止渣打,個別本港中小銀行股可能亦有被收購機會。
渣打在上月中以每股920便士批股,大約相等於134.49港元,從附圖可見該批股價支持頗強,即使在早前港股急挫時,渣打亦能穩守該水平。至於高位阻力方面,相信若未有進一步收購消息前,不易衝破146元阻力。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