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承諾將為退休高官加入商界設新關卡,下月公布的公務員退休制度改革措施將包括更嚴格審批退休首長級公務員轉職私人機構的申請,除徵詢高官退休前直屬上司意見外,又會參考其未來工作界別的有關部門首長意見;而退休高官就算獲准出任新職,也要定期向政府滙報其工作資料;日後轉工,亦要知會當局。 記者:莊曉陽
立法會昨日通過動議,促請政府加強監管退休高官加入商界引起的利益衝突問題,多位發言議員都點名指摘房屋署前副署長鍾麗幗及警務處前處長曾蔭培。
民主黨張文光批評,大量退休高官,前腳辭官放大假,後腳收高薪入財團,助長官商勾結,方便利益輸送,而王永平沒守好龍門,隻眼開隻眼閉做黃大仙,是失職及失責;民建聯副主席譚耀宗批評,高官優厚的長俸足以維持生活,不應退休後隨即急不及待加入財團。
王永平反駁議員的指摘是「誇張失實」,強調監管退休公僕任職私人機構的措施並非形同虛設。據局方數字,去年退休轉職申請的過冷河期平均是十六個月,超過目前規定的半年,但他承諾下月公布局方收緊退休首長級公務員加入私人機構的措施,除「過冷河」期限由半年延至一年外,申請加入私人機構的退休公僕要向政府提交截至退休前三年的工作內容和範圍,以及新工作範圍和性質的資料,並要就此作出聲明,該公僕要向未來僱主提供當局批准及認許的工作範圍。
他又稱,將研究特首離任的安排,大原則是防止出現利益衝突,研究好後會向立法會滙報。至於問責官員則與公務員不同,過份限制離任後的工作自由,將會令有意出任問責官員的人士卻步。
香港高級公務員協會副主席蘇平治說:「政策應具彈性,一刀切對大部份人唔公平,因為至今只係少數人犯錯」,而且建議的新措施只會拖慢整體審批程序,若有人有心違規,港府也難以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