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倩雯報道】隨着醫療科技進步,不少外科手術均以微創手術方式進行。東區醫院耗資六百萬元,設立全港公立醫院內首個綜合內鏡微創手術室,有助縮短進行手術時準備儀器及手術後清理儀器的時間,換言之,可增加處理病人的數目。
東區醫院外科部主管李家驊稱,新手術室同時有內窺鏡及腹腔鏡手術儀器,令管腔及腹膜手術能同時進行。他舉例指,以往當醫生利用腹腔鏡為病人切除腸道腫瘤時,不時因腫瘤體積太小而未能確定其位置,須即時將內窺鏡儀器推進手術室,結合腹腔鏡使用才能繼續手術,單是準備儀器已花上逾二十分鐘。
另一解決方法是改為病人進行開腹手術,但病人須承受更大痛楚,康復時間也較長。新手術室啟用後,當醫生遇到類似情況時,可即時利用旁邊的內窺鏡確定腫瘤位置,繼續手術。
李家驊又稱,手術室內所有設備均裝設在吊臂上,升離地面,故可省去進行每個手術之間的清理儀器時間,「唔使收番地下啲線,又唔使將啲儀器推來推去,每次執拾嘅時間由最多一個鐘慳到只需半個鐘。」新手術室的電腦也連接醫院放射部,直接接收病人的放射診斷影像,方便進行影像導航手術。該院外科部高級醫生鍾志超說,該院每年進行約二千宗手術中,六成屬微創手術,主要以膽囊切除術及切除結直腸腫瘤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