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報道說政府正進行葡萄酒酒稅調查,看看市民對減紅酒稅的意見。這種民調策略,讓政府在制訂政策之時,更加貼近民意,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如果市民沒有很大反對聲音,相信在今年預算案之中,削減葡萄酒稅的機會會很大。
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而在全球一體化的情況下,在商言商,視野不能局限於香港。香港葡萄酒酒稅過高,絕對不利於餐飲業及旅遊業發展。如果以為高酒稅能為庫房帶來更多的稅收,只是井底之蛙的想法。因為這個世界有樣東西叫做「套戥」(Arbitrage),人們懂得在低價市場買入,在高價市場賣出。
香港紅酒稅達80%,比對鄰近地方例如台灣、日本、新加坡遠高。來自較為富裕地方的旅客,就沒有必要來港購酒。至於與香港相連的大陸,去年也把葡萄酒稅降至14%,而鄰近香港的澳門特區,葡萄酒酒稅亦在30%以下,如果你是香港葡萄酒愛好者,你會怎樣辦?如果要飲靚酒名酒,肯定很少會在香港購買,因為在旅遊之時,到澳門或國外買酒,把酒帶回香港享用,所省回的稅款,可能已足夠旅費了。
筆者有些朋友,每年都會到日本旅遊,原因是到日本百貨公司購波爾多新酒,比對香港零售價要便宜4成!所慳回稅款,已有很大吸引力。
葡萄酒市場是無疆界的,而市場力量讓人們只會從售價便宜的地方買進,並在高價地方沽出。據聞有酒商便看中這種套戥機會,打算在澳門或國內開分店——只要客人在港落單,便可在海外分店提貨,省回大量酒稅,而所省回的費用,可以作為家人短途旅行的補貼。這樣就更加鼓勵香港人外出消費,削減了香港零售市場的生意份額。這點對於香港經濟發展,更加不利。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