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港息調高對港股更有利

英之見:港息調高對港股更有利

期指忽然跌近200點,走勢當然令筆者相當失望。不過昨日的跌勢,和早陣子恒指挑戰13800不果的升勢一樣,完全感覺不到動力。跌勢表面是急,卻沒有特別矚目的恐慌性拋售,希望和上次一樣,顯示暫時仍是上落市。
昨日跌市的主要藉口,是香港出現資金流走的現象。聯儲局這兩天議息,根據共識,將會加息0.25厘,而港美息差進一步拉闊,是造成資金外流的原因。
表面上合情合理,筆者卻不認同,拒絕加入羊群的行列,要為這個理由在股市中撤退。加息是在預期之內,美元、美股、美債,都沒有特別的走勢,而資金進出香港,主要是視乎美元兌主要貨幣的強弱。
今次加息不是重點,日後加息的步伐才是重點,以近期經濟數據及美債走勢,快速連環加息的機會根本不高。
如果以今時今日香港的客觀條件,本港銀行今次是大有機會跟隨美國加息,可能香港銀行決定加息,反而即時利好港股,因為會扭轉了息差擴闊的感覺,而且對本地銀行爭取較佳的息差有利。

加息周期股市通常向上
談到加息,近期收到一些讀者的電郵,對筆者堅持看好的立場並不認同,理由是美國仍在加息周期,將會打擊股市氣氛。筆者本身沒有認真做研究,不過根據二手評論,以及自己依稀的印象,加息周期中,股市通常是上升而不是下跌。假如通脹不是以脫軌形式上升,而是溫和地向上,對大部份企業而言,是更加有利的營運環境,而且經濟不俗,才有持續加息的條件,因此筆者並不特別擔心這個問題。去年至今,美國債息上升1厘以上,對股市的影響卻證明了是相當有限。

當然不是否定貨幣政策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力,只是股市的表現,從來不是表面上的簡單,有不少的傳統智慧,在歷史上其實站不住腳。筆者現在也甚少嘗試解釋股市的行為,如果勉強認同,很容易會跟隨市場的節奏成為牆頭草,這樣作為股評人是一百分,做投資者則是死路一條。
很久沒有買股票,也很久沒有貼股票,年近歲晚,果然又炒一轉零售股,但以各個品牌積極搶舖的行為,還是堅持收租股更好,可是思前想後,不同公司各有缺點,還是留待大家根據個人喜好去選擇這一類型的公司。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