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05年之後,表現最佳的新股,相信非王朝酒業(828)莫屬。招股價2.25元,但掛牌首日已升至3.125元,回報達39%,對於已認購成功的股民來說,算是農曆年前的小橫財。
王朝酒業是中國少數的葡萄酒製造商,亦是80年代最早期的中法合資企業之一。當年主要生產白葡萄酒,而現時所生產的已包括紅葡萄酒、白葡萄酒、有泡葡萄酒及白蘭地4大類。不過始終都是白葡萄酒為主。
公司上市之時,歷史市盈率為22倍,而預計市盈率為16倍,以股論股,並非十分吸引。因為國外的葡萄酒企業如RobertMondavi、Southcorp等葡萄酒公司,都要面臨嚴峻競爭的惡果,要轉讓股權或停止派息才站得住腳。真不明白為何王朝酒業的上市表現會那麼好!
有人會把王朝酒業與金威啤酒(124)比較,因為後者有人提出收購,所以市盈率炒至高達30倍以上。如果與16倍的王朝酒業比較,後者的上升空間還有很多。問題是,以中國居民的消費習慣,喝啤酒只費三數元一瓶,所以習慣上都是以本地生產的啤酒為主。喝得起葡萄酒的人,會不會主力喝國產葡萄酒?就算賣數十元1瓶,也要面對來自智利、阿根廷、南非、澳洲及美國酒的競爭。
以美國為例,酒廠會大量生產一些只售三兩美元一瓶的下價葡萄酒,讓喝開啤酒的市民有另外一個選擇。連成本昂貴的美國,也生產這樣廉價的葡萄酒,除非喝葡萄酒的市民十分愛國,又或者中國葡萄酒業的釀酒及管理技術能突飛猛進,才能夠在競爭劇烈的世界葡萄酒市場之中站得住陣腳。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