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擬削英生增收海外生

劍橋擬削英生增收海外生

英國政府擬向大學撥款削資,令學界怨天載道。英國兩大名學府牛津和劍橋大學,更以減收學費較低的本地生、多收學費較高的外地生為對策。

30萬學費高本地生6倍
繼牛津大學後,英國劍橋大學亦發出警告,指面對政府削資,即使把本地生學費增加至每年三千英鎊(約四萬四千港元),也未能解決大學財赤問題,財赤會令劍橋的世界級學術地位受到威脅。
校方計劃效法牛津大學,增加海外學生,並收取他們每年二萬五百英鎊(逾三十萬港元)的學費,以解財困。劍橋將公布年度財政結算,顯示大學去年虧損一千七百萬英鎊(近二億五千萬港元),扣除大學考試局的盈利,仍出現一億五千四百多萬港元赤字,比前年增加四倍。

去年海外生貢獻3.6億
現時英國大學劃一本地學生學費,政府計劃明年起加學費,最高達三千英鎊,劍橋也計劃收取最高學費,但仍未能解決財赤,到時政府還可能削減教學資助。
劍橋大學生人數約一萬七千多人,海外學生佔一成七,但劍橋從他們賺到的學費收益比本土學生還多,去年達三億六千萬多港元,本土學生只有約三億港元。 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