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研究股票貴精不貴多

英之見:研究股票貴精不貴多

期指稍為造好,一度升逾100點,但完全不見氣勢,成交仍然偏向淡靜,再一次突破13700,卻未能引發積極的止蝕盤或追貨活動。動力欠奉,也不知是好事抑或壞事,繼續買定離手,希望動力澎湃之時,期指已在14000點之上,後知後覺便要買貴貨。當然現在冒險爭取先機,是有較大的機會率看錯,如何取捨,是視乎個人的口味。
發生奧瑪仕(959)CB事件,是令人相當出奇。筆者因為時間調配的關係,沒有興趣的公司,基本上沒有甚麼研究,嚴格而言,並非一個稱職的股評人。這次事件,無疑當頭棒喝,不知為不知,絕不能單單倚賴二手的評論,或者股價的技術分析,就隨意順口開河,至少要花時間瀏覽上市公司的一手公開資料。股民也應該清醒,點唱形式的提問,參考性可想而知,股評人並不是超人。

點唱式提問參考性低
筆者近年比以前疏懶,是有點好逸惡勞,但卻有一套冠冕堂皇的藉口。作為成功的投資者,並不是參加「百萬富翁」般的萬事通,而是需要好好管理時間,集中研究一些比較好的投資項目。漁翁撒網,無疑風險較低,而且總會有個別命中的項目,為自己帶來一份滿足感,可是整體回報只會有限,能夠跑贏主要指數,已經是相當困難。
因此倒不如節省精力,在少數公司上費神,何況經驗愈多,愈醒覺不足之處。博聞強記香港幾百間上市公司的資料,無疑權威性十足,實戰用途卻不大,反而一些宏觀因素,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性,更加值得細心研究。
而且自己過份集中港股市場,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港股在未來兩三年,應該仍有不俗的表現,可是未雨綢繆,擴闊自己的眼光,是絕對必要的步驟,現在資金流向太重要,近期港股在亞洲區股市中表現差劣,已經是一個小型警號。
擴闊眼光,會反省自己不過是井底之蛙,連帶做人也會謙卑一點。筆者早前從不沾手澳門股,除了不喜歡賭業的利潤建基於賭仔的痛苦之上,對整體社會完全沒有貢獻,亦因為自己學會信鏡。自己沒有過人之處,怎會有特快特準的消息。
上市公司注資,甚少會有大股東輸送利益給小股東的例子,只會自命不凡,深信一定找到比自己更大的儍瓜,才會夠膽大注出擊。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