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前的這段時間,又是莘莘學子面對上學期成績表的時間,筆者執教鞭誤人子弟多年,其間遇過太多空談發奮的夢想家,對着這群知懶不改的消極一族,每每非常無奈。但今年發成績表的家長日感覺特別難受,事緣是數位成績一向不俗的同學,皆因不懂取捨而情緒受困,教我非常心痛。
就以其中一位聰敏女孩為例,陽光燦爛的她一向能平衡學業、田徑校隊及擊劍校隊三方面的發展,但由於近兩星期接受了擊劍青年隊的邀請,開始嘗試了每星期四節的專業訓練,中二的她生活頓然起了天翻地覆的改變。紥根在田徑的她今年初到收成期,有望能在三月的學界賽中初露鋒芒,但四節青年軍沉重的練習加上往來的舟車勞頓把她折騰得疲憊不堪,而田徑校隊的練習又絕不是省油的燈,結果是不論時間安排或是體能水平都調節不來,小妮子立時方寸大亂,而一向愛笑的她近日卻常變作淚人兒。
其實解決辦法非常明顯,應付不了就須取捨,首先學業絕對不能鬆懈,而只差一個月便到田徑學界比賽,反正擊劍青年隊短期內亦無比賽任務,何不先集中備戰田徑賽,待田徑賽後才全情投入擊劍訓練,況且學界賽後體能狀態必達巔峯,將之用諸擊劍練習上必能事半功倍。但若然真的不能全心全意備戰,我寧可忍痛棄將,另選他人,總好過讓疲勞過度的她繼續一次又一次的撞上欄架,試問痛的又豈只是她!
其實能力愈高,面對的機會亦多,但時間、魄力、體能等客觀條件有限,總得分清先後輕重,才能理性地取捨。
林威強
國際田徑聯會教練班講師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