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每一百萬人中,就約有一百五十人患上「重症肌無力」,三分之一患者會出現眼皮下垂及複視等純眼部病徵,但逾一成嚴重病人卻有說話、呼吸及吞嚥困難,甚或導致死亡。香港大學醫學院正針對人體免疫系統中的T型淋巴細胞進行研究,希望找出治療此病的新方法。 記者:黎國剛
重症肌無力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病人因為免疫系統失調,體內產生的抗體將自身的組織誤認為外來有害物質,加以破壞,因而神經腺無法有效地將訊息傳至肌肉,肌肉無法正常活動。患上此症的病人不分年齡,剛出世嬰兒也會出現喊聲微弱及吮奶無力等,但二十至四十歲,以及六十至八十歲是發病高峯期。
三分之一病人的病情較輕,僅出現純眼部疾病,包括眼皮下垂及看景物時出現重影的複視問題,但其餘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病徵,包括疲倦、四肢無力及說話含糊等,一成三人甚至出現呼吸及吞嚥困難,或引致生命危險而需要呼吸機協助呼吸。
瑪麗醫院內科部腦神經內科醫生陳灌豪稱,此病成因主要與遺傳及患有胸腺瘤有關。該症病人中,七成人會出現胸腺增生病變,約一成至一成半人更患上胸腺瘤,大部份屬良性。患有胸腺瘤病人中,又有約三成人患有重症肌無力。
由於重症肌無力不會引起肌肉疼痛,早期病徵不明顯,醫生一般較難及早為患者作出診斷。港大醫學院正進行研究,嘗試從研究T型淋巴細胞基因着手,破解有關細胞與胸腺瘤的關係,找出治療此病的突破性方法。
他解釋說:「人體免疫系統之中,係由T型淋巴細胞指揮B型淋巴細胞製造出抗體,就好似T型淋巴細胞係將軍,指揮作為士兵嘅B型淋巴細胞去打仗,而胸腺正正係孕育T型淋巴細胞嘅地方。不過,醫學界暫時都未係好知道,胸腺毛病同出現重症肌無力點解有咁大關係。」
現時要治療此病,病人可透過服用俗稱「大力丸」的乙酰膽碱酶抑制劑,及進行胸腺手術。他透露,他的病人中,有一名約五十歲的的士司機,因為出現複視問題引致車禍而求醫,證實患有此病及惡性胸腺瘤。經手術後,病人情況已好轉。
他又引述過去的研究稱,五成病人接受胸腺切除手術後,重症肌無力情況好轉,約一至二成病人的症狀甚至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