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訓董︰治港要抓住天時地利人和

中央訓董︰治港要抓住天時地利人和

【本報訊】被國家主席胡錦濤當面訓示要「查找不足」的特首董建華,在剛公布的施政報告中公開罪己,力數過去七年施政令市民痛苦不安,政府進退失據等缺失。不過,董建華「查找不足」後,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家副主席曾慶紅認為「還有些不足」,並指特區政府須抓住「天時、地利、人和」,「人和」方面應做到「和而不同、以和為貴」,提高施政水平。 記者:陳沛敏、莊曉陽、雷子樂

對於曾慶紅的講話,政府發言人昨晚回應時說「基本上是對特區政府的勉勵和期望」,強調行政長官會繼續努力落實「以民為本」的施政方針,多聽市民聲音,積極以行動和成績回應市民的訴求,進一步提高施政水平。

新聞處「獲授權作出澄清」
正在委內瑞拉訪問的曾慶紅昨與正在當地採訪的本港傳媒晚宴時形容,董建華剛公布的施政報告總體獲得的反應是平實、穩健及貼近民意;但雖總結了一些經驗和教訓,還有些不足,他期望特區政府多聽意見,因香港社會多元,有不同意見沒關係。曾慶紅又補充,國家主席胡錦濤去年底要求行政長官「查找不足」的講話,只是勉勵,被視為批評是過份的說法,要求總結經驗,加強管治能力是應該的,香港需要繼續做。他寄語董建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是中國人的智慧。」
晚宴後,本港多間電子傳媒在香港時間昨日日間作出報道稱,曾慶紅指「特首總結經驗和教訓後,仍有不足」;但至昨晚深夜十一時二十分,政府新聞處發稿,表示「獲授權作出澄清」,強調曾慶紅是指特首施政報告「既總結了經驗,又總結了教訓和不足。」特首辦助理處長麥國華解釋稱,由於有傳媒在報道時引述曾慶紅指特首施政報告總結經驗和教訓,「還有不足」,特首辦於是向曾慶紅方面求證,澄清意思是指特首的施政報告總結了不足,並非指特首仍有不足。

將港自由活力表現出來
曾慶紅表示他的意見是代表中央,他強調港府要提高管治水平,須抓住「天時、地利、人和」。他解釋,「天時」是要掌握國際及國內發展大形勢;「地利」是將香港最自由及最有活力表現出來;「人和」則是以和為貴,堅持和而不同,增加溝通。他說中國人重視和為貴,同時認為會和而不同,但和是前提,只要想通這點,特區政府管治水平一定能夠提高。
對於民主派訪京的問題,曾慶紅說,有些人天天說「平反六四,結束一黨專政」,這涉及「一國」及國家的政策,溝通要視乎對方的立場,對國家應有正確態度,若做甚麼事情都是以顛覆性態度,就不好辦。
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認為,曾慶紅的談話對象是香港社會各界而非特區政府,他期望政府多聽民意,反映中央政府仍不滿特區政府的施政未有廣泛聽取民意,並希望告訴港人「中央知道香港的管治問題」。
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表示,今次曾慶紅講話的主調是希望社會和諧,反映中央認為施政報告出籠後,港府仍未能解決不同階層的矛盾、民眾不信任等問題。
本港不同黨派對曾慶紅的講話各有解讀。民建聯主席馬力認為,曾慶紅肯定了施政報告內容,強調「總結經驗向前看」,而不是查找不足要人下台。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鵬飛表示,曾慶紅的講話不算「鬧得太勁」,是為胡錦濤的批評降溫。民主黨主席李永達則認為,曾慶紅不滿董建華在施政報告認錯後,不到一星期已回復舊觀,不願意面對市民及立法會的質詢,有需要再作批評。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領導人即使對董建華有微言,但現時氣候下不會出現換人的戲劇性局面,除非本港再有不穩定的因素,但未來兩年不會推出重大新政,因此可能性不大。

有親北京政界人士分析,董建華高呼反對官商勾結,卻變成自挖數碼港瘡疤,再掀中央對董班子的不滿。

圖為市民在上周日大遊行反官商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