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老人自殺問題嚴重,昨日一名一百零五歲女人瑞疑飲服消毒藥水尋死垂危,香港家庭及事業發展服務訓練總監司徒漢明指,不少長者往往鑽牛角尖,認為自己體弱多病連累家人,選擇以死解脫弄出悲劇。司徒漢明指,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勸喻長者珍惜與家人共處美好時光;同時家人亦要付出愛心、多聆聽長者心事。
去年一項醫學研究發現,本港老人自殺率處於高水平,平均每十萬名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便有三十人自殺,較其他年齡組別高,長者自殺問題亦較英國、美國等歐美國家嚴重;研究又指,本港老人自殺高危因素與長者患上抑鬱症有關,現時約有四萬名長者患上抑鬱症,但患病長者卻往往低估抑鬱帶來的後果,未有即時求醫,潛伏危機。
司徒漢明解釋,家庭可貴處在於互相關愛的無價親情,長者要理解子女是樂意照顧他們,正如父母年輕時亦眠乾睡濕、全心全意照顧子女一樣。他續稱,隨着歲月增長,長者年邁力衰是無可避免的事,子女負上照顧父母的責任亦無可厚非,長者實在不必過於介懷。他更勸喻為人子女者亦要多點留意家中長者的健康及情緒變化。
針對老人自殺問題,本港多個志願機構都提供預防服務,其中「生命熱線」已展開「外展預防老人自殺服務」,派出義工探訪致電慰問長者,其中有自殺潛在危機長者亦會優先探訪。有關機構提醒市民,有自殺傾向長者會出現情緒低落、性格突變、失眠等症狀,部份人更會在言談間透露尋死念頭。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