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每十個人中,即有一人患有社交焦慮症,經常害怕與人對話和交往,無法融入正常社交生活。英國一批醫學界人士相信,患上這個症狀的原因,是患者對別人的動作「會錯意」所致,並期望通過電話輔導,能對患者作出治療。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南安普敦大學及當地一間醫院的研究人員認為,社交焦慮症的患者經常錯誤地理解別人動作的含意。該大學精神學系高級講師DavidBaldwin解釋,以點頭為例,正常人當看見別人點頭時,會理解為別人表示同意,但社交焦慮症患者則會錯誤地以為別人示意自己停止進行某些動作或行為。
該學系將會邀請患者進行研究,測試他們面對不同表情及物件時的反應。
David又稱,社交焦慮症一般在十五歲時開始出現,患者其後在多方面均受到病症影響,包括工作、家庭及其他生活小節,不少患者甚至會演變成抑鬱,甚至酗酒。
現行的治療方法包括輔導及藥物。當地精神健康基金認為,以此研究結果為基礎,電話輔導可能是對患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