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數百古樹面臨滅絕

市區數百古樹面臨滅絕

【記者蔡元貴報道】政府不斷掘路,不斷毀壞珍貴樹木,然後又不斷花費公帑,不斷買入外來樹木,還引入害蟲毒蟻。香港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本港過去十年內,近四百棵市區珍貴古樹死掉一成半。負責研究的學者指出,古樹淪亡的速度令人憂慮,現有路旁的古樹都面臨滅絕的命運。

工程多傷害樹根
港大地理學系在九三至○三年間,持續監察市區具有歷史及社區價值的古樹。研究範圍集中在維港兩岸的一百二十四平方公里鬧市內,港大是根據樹木的觀賞價值及成長程度等標準,結果把三百八十棵樹評定為古樹。
報告結果顯示,這十年內,市區失掉五十四棵古樹,另有二十八棵嚴重損毀。損失的古樹中,災情最嚴重的是細葉榕,一百二十六棵細葉榕古樹中,十年間死了超過一成半,共二十棵。其他已死古樹,有二十棵是碩果僅存的品種,市區中已找不到同類古樹,例如福氏臭椿、藍花楹、格蘭桉及董棕等。
負責研究的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說,細葉榕大量死亡令人困擾,因為細葉榕是最能適應惡劣環境的樹木,調查結果反映香港市區發展對樹木的傷害程度。他解釋稱,古樹首先被頻繁的掘路及建築工程傷害樹根,逐漸脆弱,變得不能抵禦強風,因此當颱風襲港,古樹便會倒下。

應提升保育水平
他又指出,目前還有很多古樹日夜面臨各種道路工程的威脅,所以促請政府修訂法例,保護市區買少見少的古樹。珍貴古樹是一個都市優質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是一個政府、一個社群引以為榮的條件,政府對古樹的保育應由現時的半專業水平提升至專業水平。
圖片提供: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

今天
木球會外老榕不堪人為破壞與風雨侵蝕,最終倒下了。

昔日細葉榕
柯士甸道香港童軍中心附近一棵冠軍細葉榕本來相當茁壯。

今天
早期建築工程為柯士甸道這棵細葉榕埋下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