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併購—脖子上的圍巾

國際視野:併購—脖子上的圍巾

筆者於去年12月18日欄指美國企業經歷02年揭發令人震驚的醜聞後,為加強公司管治,國會通過薩班斯──奧克斯利(Sarbanes-Oxley)條例,企業在嚴厲的監管指引下,勵精圖治,部份更乘機「洗牌」(進行變革),加上利率長期低迷,以及經濟持續復甦,盈利遂不斷增長。可是有錢便會自動身「痕」,故企業併購活動轉頻(欄題),除對前景充滿信心,也是企業領袖自我表現才能之良機者也,何況在全球化的巨浪驅使下,不自我壯大,未來又將如何競爭?
根據「彭博」資料顯示,自去年11月至今,全球併購所涉及金額高達8500億(美元.下同)。當中大deal有甲骨文以103億購入PeopleSoft、Sprint以350億併購Nextel、強生以254億收購Guidant、Symantec發135億之新股購進Veritas、NobleEnergy斥資34億併購PatinaOil&Gas、渣打以33億現金買下韓國第一銀行、Cingular電訊以41億買入AT&T流動電話部份,還有剛公布的巨deal寶潔以570億鯨吞吉列刀片,不妨提埋聯想以17.5億向IBM買入那個「壞腦」等等,正一是數極都未完,覆蓋範圍又廣,汝道是否熱鬧非常?

成效難以預測
在那麼多併購項目當中,有幾許真能體現「協同效應」(synergyeffect),目前實難以估計,不過益了班投資銀行則是事實。但試回顧當年哄動一時、策動者被視為英明神武之美國在線(AOL)併購時代華納(TimeWarner),以及惠普併購康柏,現在又如何?
當然娶老婆未必包生仔,但把人家的圍巾買下來放在自己的脖子上,以為可以取暖或靚點,卻不知不慎會將自己勒傷、甚至勒死,便認真欠缺智慧矣!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