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變革第一步 武裝分子頻威嚇<br>伊大選打造民主橋頭堡

中東變革第一步 武裝分子頻威嚇
伊大選打造民主橋頭堡

「我現在就想投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三十四歲居民卡里姆,早在一個星期前就這麼說,今天伊拉克大選日來到了,他終於可以跟伊拉克一千五百萬名選民一起,在他們半世紀以來、暴君侯賽因被推翻二十二個月以來的首次民主選舉中,在選票上印上紫藍色指模,用自由意志選出國會二百七十五名議員和十八個省議會議員。他們的每張選票,打造的不只是民主伊拉克,還有就是中東民主橋頭堡。

「伊拉克的民主進程成為整個中東改革者的重大先例。」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前日說。喬治布殊對伊拉克今次大選絕對緊張,每隔幾天就會致電伊拉克臨時總理阿拉維探問情勢,不只因為大選成敗會影響他的伊拉克政策的認受性外,還因為他第二個任期以擴大自由民主為己任,民主伊拉克正好成為中東民主橋頭堡──中東的阿拉伯回教世界,伊朗有的是神權,沙地有的是王權,要是伊拉克今次民主實驗成功,中東就有一大片版圖插下民主大旗,給民主打開了一扇大門。

「對武裝分子的反對票」
不過,伊拉克這個中東民主橋頭堡能否搭建成功,還要看伊拉克選民今天是否敢「人頭博芋頭(民主)」。當侯賽因槍桿子出政權,伊拉克大選則受到恐怖和武裝分子槍桿子指嚇。阿蓋德在伊拉克搞局的第三號人物扎卡維上周早已向大選宣戰,武裝分子在街上貼滿「誰敢投票就殺誰」的死亡通牒,在叛軍重鎮更是舉行不了選舉,而大選前夕在叛亂之城拉馬迪更有五名「勾結美國的人」橫屍街頭,在庫爾德人區有自殺彈殺死八人。因此,伊拉克人今天必須要拿出勇氣去投票。
投票率高,伊拉克大選算是成功,即使全伊二萬名武裝分子繼續用暴力手段搞破壞,在不退縮的伊拉克選民面前,他們都只不過是少數邊緣分子,新選出來的國會就可挾着民意,推選總統和副總統,由總統提名總理,然後草擬憲法於十月十五日由全民投票,十二月舉行憲制選舉,選出憲制政府。正如一名英軍軍官說:「周日每張選票都是對武裝分子的反對票。」

埋教派種族衝突火藥引
投票率低,只會令恐怖和武裝分子意氣風發,繼續在伊拉克煽風點火,削弱新選國會的認受性,有專家更預言伊拉克會陷入內戰。尤其是,回教遜尼派政黨杯葛大選。在侯賽因時代,僅佔伊拉克人口兩成的遜尼派回教徒是執政少數,享盡權力;在民主大選的今天,他們淪為少數,杯葛大選,令伊拉克民主體制埋下宗教種族火藥。今天,伊拉克在他們的杯葛聲中照樣大選,但佔多數的回教什葉派表明,不會在擬定憲法程序上排斥遜尼派,以冀給宗教種族衝突拆除火藥引。

「我不想為投票做烈士」
在槍桿指嚇、遜尼派杯葛下,伊拉克選民有人說「我不想為投票做烈士」,但也有人說「不投票要下地獄」;臨時總理阿拉維競選總理在巴格達的海報有被人畫上大花臉,但也有給他的海報送上一個吻。大選前夕,有駐摩蘇爾的美軍用相機為伊拉克小朋友「咔嚓」一聲拍下歡笑臉,今天正是決定伊拉克未來主人翁是否有民主的一天。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美國《時代》周刊

大選前夕,在拉馬迪有五人橫屍街頭,武裝分子指他們為美國人工作。青少年卻站在死屍旁笑嘻嘻,幸災樂禍。
美聯社

美軍在巴格達「綠區」張貼告示,叫民眾在發生襲擊時要躲進地下室或留在房間。
美聯社

捷克一批旅居在捷克的伊拉克人,昨日乘車前往德國柏林準備投票,其中一人更拉起寫上「我愛伊拉克」的橫額。
美聯社

在德國慕尼黑的票站,保安人員用金屬探測器對伊拉克女選民進行保安檢查。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