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火蟻為患,傳媒即刻問局長,會否啟動類似沙士的災難應變措施。蚊叮蟲咬,稀鬆平常,紅火蟻致命,只是極少數個別例子,被叮不會人傳人,紅火蟻殺傷性,應該比白紋伊蚊更低。但弱勢政府,做任何決定都慢人半拍,隨時因為反應麻木,小事鬧大,令市民失去信心。
紅火蟻雖然蟻多勢眾,但蟻始終是蟻,(蟻民)能力有限,體質單薄,敵不過殺蟲劑,斷非變種怪雞昆蟲,被叮的症狀亦不屬於「非典型」,不必落重藥治療,跟沙士無藥可救的狼狽恐慌不能同日而語。就算紅火蟻真的襲港,政府已經金睛火眼盯緊情況,個個部門都怕揹鑊,避忌年尾流流被市民問候全家,是以就算紅火蟻擅長在空中交配,以「飛婚」方式播種製造百子千孫,在「社區擴散」的可能性,仍然相對偏低。
周局長因紅火蟻風波而下台的或然率,看來遠比替數碼港意圖死拗翻生的曾俊華要低得多。數碼港涉及利益輸送,是人禍。紅火蟻假使是由大陸傳過來(大陸說是從台灣反攻到中國的!)的話,屬於半場天災,「受災」影響最大的是血本無歸的內地花農,整體損失大概是幾百到一千萬上下,跟冷冷清清、個場蚊子多過人(租戶太少,員工只得三百人)大失預算的數碼港比較,只算是個零頭。
紅火蟻有蟻竇可辨,無法隱瞞。數碼港的內部交易,官商至今披露得太少,掩飾的太多,除了貝沙灣的買家以外,全港市民都被它「叮」了一口。被數碼港咬,雖然不致命仔不保,但傷口劇痛紅腫,曾俊華還撰文為數碼港叮人的糊塗帳平反,不正是官商勾結的明證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