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朋友於不義 - 劉紹銘(嶺南大學榮休教授)

陷朋友於不義 - 劉紹銘(嶺南大學榮休教授)

《廢都》作者賈平凹效金聖歎「不亦快哉」的腔調,寫了《笑口常開》妙文,說到某作家的大作出版後,恭而敬之呈上某某知音。一個月後,作家偶過舊書報收購店,赫然看到自己得意之作橫陳於廢紙堆上,等候輪迴轉生。他以賤價購回,抵家後再題款再一次付郵寄出,然後「踅進一家酒館坐喝,不禁樂而開笑。」
這種事,不論真假,都值得引伸。我們不妨假設某作家的題款中有附言,請某某先生「斧正」或「惠存」等字樣。誰料人家沒有把這些話當真,才一個月就拿去炮製紙漿。某某作家如果懂得自我開解,不必為此難過,應知書稿本似「落紅」,也是無情之物,偶然「化作春泥作護花」,也是大雅之事。從紙漿裏來,往紙漿裏去,生生不絕,合乎環保精神。

新書出版,書送給誰好呢?如果你像冰心一樣,寫的都是歌頌母愛的抒情小品,那好辦。母愛面前,我們都是小孩子,你送的書,我們都會笑納的。但如果閣下大作寫的不是這類老少咸宜的題目,那書要送誰倒要仔細思量。嗜腥的人,收到《素食大全》,大概不會領情。更教人擔心的是,此公說不定是個陰謀論者,以為你不認同他的lifestyle,要他從素食開始改過自新,皈依佛門。
凡夫俗子,不想安步當車,不想「晚食以當肉」,一天到晚只好在錢眼中打滾。你送他一本《金錢萬惡》,煞不煞風景?賈平凹筆下那位作家,送人「雅正」那本書,會不會正是《廢都》呢?設想那位接受贈書的人非禮勿視,接到這本每隔幾頁就出現「下刪××字」的小說,作何感受?這敢情是陷朋友於不義啊,溜進酒館喝酒,「不禁樂而開笑」的那位仁兄,真的該打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