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遊:有機種植社群辦公室<br>超甜甘笋即採即食

短線遊:有機種植社群辦公室
超甜甘笋即採即食

近年香港提倡有機耕種,不少農地已改為有機農場,政府與民間組織合辦的逢吉鄉「有機種植社群辦公室」,去年11月落成後雖然對外開放,但限定每次參觀人數最少15人。15人?好難湊夠人數!跟團去就無此麻煩,交通行程又有專人安排,舒舒服服參觀,即摘即食30多種新鮮有機蔬菜,尾程到訪元朗名勝古迹,最適合怕麻煩又想親親大自然的懶人。

記者:方英男
攝影:蔡鴻文
模特兒:阿靜、Ming(DragonEightLtd.)

公私合作搞有機

政府近年推廣有機耕種不遺餘力,漁護署先搞「有機轉型計劃」,凡合標準的本地農場有機產品,可獲發「有機認證」標籤出售,去年11月更與民間組織「菜聯社」在逢吉鄉合辦「有機種植社群辦公室」,除協助鄰近農民領取「有機認證」兼改善他們的市場營銷模式外,最重要是提供一個開放給市民參觀的有機農場。雖謂「辦公室」,但放眼3萬5千平方呎的農場,只得幾棟矮矮的建築物,餘下全是有機農田,雖非一望無際,但對於我與兩位模特兒這等都市人來說,眼前的大片綠田已經夠震撼。

■「辦公室」內的農夫伯伯陳容根很友善,還露兩手耙泥絕技。

親自採摘特別甜

兩模特兒參觀完菜田,即問:「落得田摘士多啤梨同甘笋未呀?」負責人點頭,她們即時起哄,別看她們嬌滴滴、斯斯文文,一落草莓田即化身千手觀音,左拈右摘出手快如電,「好大粒呀!」「自己摘好似零舍好味啲!」草莓汁在嘴邊涔涔滴下也渾然不覺,儀態盡失。嘗過草莓,再到甘笋田,原以為要用工具慢慢掘,誰知只要捉緊枝葉,輕力一扯甘笋已經破土而出,洗淨,入口特別甘甜,我出名是食肉獸,也決定改改口味做一日牛牛,口啖着甘笋,為應採摘那種有機蔬菜而煩惱。

■剛掘出的甘笋要用清水洗淨,否則食到一口泥。

■阿靜指着Ming做乜?因為這已是Ming吃的第N十粒草莓!

溫室培植有機農作物幼苗

吃飽,壓軸節目參觀「辦公室」內的大型溫室苗圃,了解何謂綠色有機蔬菜。溫室,香港好多較大規模的農場都有,但專為有機耕農作物培育幼苗的溫室苗圃卻少見!入內,見工作人員聚精會神培植甜粟、矮瓜等幼苗,暫不打擾,一室綠色貼紙反而吸引到兩模特兒的注意,Ming自作聰明:「有乜用㗎?貼嚟點綴空間呀?」工作人員解釋:「呢啲係防蟲貼。」防蟲貼有強烈黏力,綠色吸引飛蟲走蟻,一黏無法脫身,有機耕種標榜不用化學肥料與除蟲藥,故苗圃用此天然方法驅蟲。

■溫室苗圃外表簡單,內裏孕育過百盆植物。

■到底這盆是甚麼植物的種子?答案是好多人都鍾意食的超甜粟!

■兩模特兒手持的是矮瓜幼苗。

■磚頭外包防蟲貼,是最環保的驅蟲裝置。

任摘30種有機蔬菜

■羅馬生菜

■紅椰菜

■小棠菜

■日本茄子

■葫蘆

參觀155歷史二帝書院

跟團玩的另一好處是行程緊密豐富,有車接送不用為交通問題煩惱,除參觀「辦公室」外,還會到訪赤靈芝培植場、錦田樹屋、沈氏祠堂、二帝書院等景點,尤以後者最值參觀。二帝書院至少有155年歷史,相傳建於清道光年間(1821至1850年),內供奉文昌帝君和關帝,是一提供講學之所,以前文人武將求功名,多祈拜二帝保佑。

■書院簷下有傳統中國圖案「暗八仙」,因以葫蘆等八種物件代表八仙而命名。

■古時學生多拜二帝,祈求保佑自己高中科舉考取功名。

■據說錦田樹屋原為天后廟或書齋,屋旁榕樹不斷長大,夾纏着石屋,最後成為這獨特的樹屋奇景。

自己去

有機種植社群辦公室(23874176)
地址:元朗逢吉鄉逢吉路近林村郊野公園路牌
開放時間:須15人以上及一星期前預約時間方可進入
交通:西鐵元朗站出新元朗中心乘603專線小巴($3.5),至逢吉鄉路紅色消防喉處轉右下車
收費:每位$10,包摘$10蔬菜。

跟團去

有機耕種逍閒遊
機構:旅行家
日期及時間:2月13、20及27日9:00am至5:00pm
行程景點:錦田樹屋、二帝書院、逢吉鄉酒家午膳、沈氏祠堂及祖屋、逢吉鄉「有機種植社群辦公室」。
收費:每位$168,包摘$20蔬菜或半磅士多啤梨。
截止報名日期:2月5、12及19日,每團名額55位。
查詢:28365878
網址:www.hktravel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