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華到趙紫陽

  從安華到趙紫陽

被前首相馬哈蒂爾誣陷入獄的馬來西亞前副首相安華,在馬哈蒂爾退休後,於上年獲釋。雖然上訴失敗,無法即時恢復參政權,但他仍能擔任反對黨公正黨的顧問,還可到英國牛津大學擔任客席教授之餘,每月回到馬來西亞會見群眾,為參與二○○八年大選做準備。同樣因政見不容於中國的前總理趙紫陽,本月十七日囚禁期間去世,因官方與家屬在評價上各執一詞,到現在仍未能舉行遺體告別儀式,情況陷入僵局。
馬來西亞人在搞政治和解的經驗,值得今天為了趙紫陽官方評價陷入政治泥沼中的中國政府借鏡。一九六三年,新加坡併入馬來西亞後,新加坡以華人為骨幹的人民行動黨,以及馬來西亞本土的巫統,在馬來人與華人的地位問題意見分歧。當時馬來西亞首相東姑鴨拉曼,並無拘捕李光耀。只是驅逐新加坡,迫新加坡和平獨立。今天新馬雖有爭拗,但關係肯定遠比中港關係,以至中台關係好得多。
另一次和解在八十年代,當時馬來西亞政府和馬共都希望結束多年來戰鬥,但雙方在如何評價馬共上爭持不下。馬來西亞政府最後不否認馬共在抗日以及爭取馬來西亞獨立上的貢獻,亦不指馬共是向馬來西亞政府投降,讓馬共游擊隊有尊嚴地離開森林。馬共終於在一九八九年交出武器。
解決馬共問題的方案,大概可以作為中國政府解決趙紫陽評價問題的參考方案。當時馬共的目標,是有尊嚴地離開森林;而對趙紫陽這個已離開的人,海內外支持者,也希望讓他有尊嚴地離開,而不是拖着「六四」的尾巴,讓一個當時致力避免武力鎮壓的人含冤離去。

時事評論員 黃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