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也曾經在「六四」的民主風暴中洗禮,因此,對趙紫陽先生懷着深厚的敬意!
在鄧胡趙改革同盟中,胡是「改革的良心」,趙是「改革的頭腦」。對於中國之命運,趙提出的經濟上自由,政治上民主的命題,像燈塔一樣照耀人們前進的道路。這一經濟政治改革的命題,是中國永遠無法超越和迴避的。偉人趙紫陽沒有機會留下任何正式的理論學說,但是他的崇尚人格高風亮節,永垂不朽。
在鄧小平把「動亂」的反革命帽子戴到學生頭上,他仍全力緩解衝突,希望在民主與法制的軌道上解決問題。在重大的歷史危機的尖風浪口上,義無反顧的站在民主洪風的前哨,站在正義和良知一邊,任憑那專制和獨裁的泰山壓頂之際,仍堅持真理,拒絕低頭。
八九年五月十九夜,到天安門廣場去看望學生,是趙紫陽擁有人身自由時所做的最後一件事,「同學們,我們來晚了。」是他公開發出的最後聲音。那聲音因為明白失勢在即,大局已不能扭轉而無奈蒼涼。那聲音,永遠向着那些假民主者,專制者,獨裁者,報以嘲笑,也向着那些歷史小丑,匆匆過客報以訓斥。
對於我和我的下一代,遙遠的向趙紫陽遺體告別,無限的感懷。趙是偉大的歷史人物,他的偉大的改革命題和實踐,永耀春秋!
民主會重來,先生和屬於我們這代人的美好年代,同在。
北京大學香港校友會 王李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