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致命的紅火蟻有如陸上海嘯,一發不可收拾。當政府部門還在為天水圍濕地公園四十個蟻丘頭痛的時候,又在元朗楊屋村內發現六個蟻丘,更有市民已在村內被懷疑紅火蟻咬傷,流下了可能是香港蟻災以來「第一滴血」。環保組織擔心,目前尋獲的只是眾多紅火蟻巢穴的一部份,若不及早撲滅,恐怕蟻潮將會蔓延市區。 記者:蔡元貴、張嘉雯
本報昨報道元朗青山公路楊屋村附近一渠務工程地盤疑發現紅火蟻,漁護署昨檢驗過來自楊屋村的「蟻樣本」後,列為疑似紅火蟻。在村內工作的地盤工人郭先生可能成為蟻災發生以來首名被紅火蟻叮螫的人,郭先生前日在地盤工作時被多隻懷疑紅火蟻叮螫以致手部紅腫,事後感到手部又痛又痕,由於紅火蟻叮傷可引致敏感人士休克甚至死亡,郭非常擔心;經過一日之後,他手部仍有兩粒紅斑,但已無大礙。他表示沒有求診,當局也無接觸他,不過現時開工經過「蟻竇」會「行遠啲」。
據知,楊屋村發現紅火蟻蟻丘的位置是通往錦田河一條明渠旁邊的荷花池小徑上,村民在附近擺放有不少年花和年桔。
漁護署昨日表示,天水圍濕地公園發現的懷疑紅火蟻丘增至四十個,楊屋村附近則有六個。副署長劉善鵬說,該署職員昨午到楊屋村滅蟻,行動今日繼續。
劉善鵬說,楊屋村紅火蟻丘情況與濕地公園類似,現場是鄉村邊緣,種植了一些樹木,估計蟻丘尚在形成初期。他不排除陸續發現更多紅火蟻丘。他表示,濕地公園新種的植物來自廣東省,但不能說紅火蟻來自當地,該署會特別留意有關植物。
大批傳媒昨晚到楊屋村採訪,村內有一個山坡,黑夜之中,記者發現山坡下一片荒地上,赫然「長」出十多座小丘,披滿亂草,觸目驚心。部份小丘旁插了一支旗幟作記認,相信是漁護署人員昨巡視後放置的標記。
記者欲訪問楊屋村村民,但遭到十多名「殺氣騰騰」的村民阻止入村,有村民指摘傳媒報道楊屋村有紅火蟻,導致他們所種的年花年桔「冇人買」,並說:「賣唔去係咪你哋賠先!」
元朗十八鄉區議員黃柏仁說,居民不會等漁護署幫他們滅蟻,區內已有一隊滅蟲隊,可自行滅蟻。他說,楊屋村居民約三百人,大多是長者。他指楊屋村一帶頗多花園,種有很多花草樹木,鄰近由○二年開始進行大規模渠務工程,原有土地上的泥土被「全部翻過晒」。
曾在香港研究螞蟻的生態學專家費樂思指出,經過人為改造的非天然土地,包括公園、花園和農地,都是紅火蟻的溫床。渠務署技術秘書李鉅標表示,昨日也有留意楊屋村渠務工程地盤有工人被蟻咬的新聞,但並未接獲地盤內有紅火蟻消息。他說,署方會密切留意地盤範圍內是否有紅火蟻,如有發現將採取行動,並通知漁護署。
學名Solenopsisinvicta的紅火蟻,拉丁文「invicta」正是英文「invincible」的意思,即不能克服。香港公開大學環境學系主任何建宗指出,一旦證實是紅火蟻入境,擴散將會難以避免。綠色力量總幹事文志森相信,懷疑紅火蟻已形成一股蔓延趨勢,目前尋獲的只是部份蟻丘,「當局一定要盡快搜索整個元朗區,否則隨住花草盆栽流入市區,就會落地生根。」